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在今郁山发现了天然盐泉~飞水井,这是当时西南地区两处天然盐泉之一,并开始加温煎盐。盐为稀有之物,在人类从生食过渡到熟食的阶段特别需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食盐中含有14种人脑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为人类从猿到人的催化剂。人是从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本来有盐。但人离开海水后,身上的盐份逐渐减少,因此需要补充。人在出汗以后,会感到全身无力,是因为盐分随着汗水排出了。盐因而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但在西南地区,产量极少,更显其贵,所以,凡产食盐的地方,人口也向这里集中,经济也就繁荣起来了。
盐的另一用途,是用来腌鱼,使之能够长期保存,是靠渔业为生的人们不可或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溪墓葬中,发现过整条鱼骨,为盐腌鱼的证据
彭水的郁山有“后灶”,为产盐地之一。《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有国名流黄辛氏”。“后灶”,当为“后照”之讹,为巴人开发郁山盐业的遗迹。
经济决定政治。汉代,在今渝东南和湘、鄂西及贵州这一地区,虽有云阳等地产盐,但不产丹砂;虽有黔江、酉阳及溪州、辰州也产丹砂,但不产盐。既产盐又产丹,而又水运方便的,只有彭水。因而彭水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早在汉武帝时,建涪陵县于今郁山,东汉为巴东属国,三国为涪陵郡,隋代为黔州、黔安郡,唐代为黔中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