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区域性、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现代化、网格化的大市场、大商圈、大物流、大企业,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将是我区未来转变商贸物流发展方式的主线。
日前,区商委负责人表示,要把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大城市建设和产业培育突破点、兴奋点、增长点,大力实施以商促工、以商强农、以商兴城战略, 到2016年,我区将新建5至8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成占地3平方公里、销售额达到200 亿元的商贸物流产业核心区;建成具有较大辐射力的区域性核心商圈,建成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仓储配送中心,形成辐射服务带动周边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全区社零总额达到 280 亿元,销售额达到900亿元;基本建成渝川黔交汇处商贸物流中心。到2030年,建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商贸规模和服务水平西部领先,建成中国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大手笔的三度空间布局
我区商贸物流的空间布局,将呈现出三度空间格局。
中心城区,建设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西三环与永青路交汇处20平方公里城西片区,建设辐射成渝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集群和仓储物流中心;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城中片区,布局大型购物、休闲、物流项目,提升城市区域功能;规划建设西三环双凤立交附近5平方公里城南片区,建设工业物流基地,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形成强大的配套支撑;规划建设东南环线高速大安立交附近5平方公里城东片区,承接溢出重庆主城区的商品市场,推动与主城口岸贸易体系对接,建设辐射成渝、影响西部地区的商品贸易集散中心;港桥5平方公里南部片区,将建设生产服务、国际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镇级中心,成为衔接城乡商贸物流节点。以满足居民综合消费需求为主,打造规模适度、业态合理、管理规范的镇级商贸中心。建设4至6个一级镇级商贸中心,布局农产品交易中心、大型零售店、超市、百货、专业店、特色餐饮、休闲服务等设施;建设8至10个二级镇级商贸中心,布局连锁超市、百货、餐饮休闲、星级农家乐等业态。建设3至5个本地农产品产地市场。
城市社区,实现便民商圈标准配置。以2至3平方公里、3至5万人规划一个社区便民商圈标准配置,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方便快捷、管理有序的“10分钟步行到达”社区便民商圈体系,布局社区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家政服务、美容美发、药店、洗衣店、家电维修店、水电气代收代缴网点等设施。
全覆盖的十大升级任务
区商委负责人称,永川要基本建成渝川黔交汇处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是完成我区商贸物流的主要任务,而这些任务,将在全覆盖的整体升级中得以实现。
建成四大片区的商贸物流园区。依托西三环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重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到2016年,引进20个重点商贸项目,建成基础功能完善、产业项目聚集、形象大气唯美的3平方公里核心区,商品销售额达到200亿元。到2030年,城西、城中、城南、城东片区全面建成。
体现“四化”发展的专业市场集群。站在永川作为成渝经济区战略支点和渝川黔三省市交汇处商贸物流中心的高度,着力培育和发展工业品、建材家居、汽摩产品、电子电器、综合农贸、医药医疗器械等批发市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专业市场集群,到2016年,专业市场交易额达到300亿元。
形成多元发展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大宗商品物流,承接渝西地区的大宗原材料、商品等物流业务,重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渝西(永川)物流中心、永川粮食物流、再生资源物流、渝西散装货运码头等。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重点建设港桥物流园区、凤凰湖加工制造物流中心、三教铸造物流中心。实施城市配送工程,重点培育发展和旺物流园、大型百货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等,构建集市场管理、信息发布、咨询、包装分拣、整理加工、装卸搬运、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
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升级版。按照“产业先导、商住分开,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建设理念,升级建设渝西广场核心商圈,不断拓展商圈规模,大力完善公共设施、改善购物环境,引进名店名品名牌,做到业态齐备、档次提升、错位发展。到2016年,渝西广场商圈销售额达到200亿元,建成名副其实的渝西地区第一大商圈。积极整合协调、招商引资,提升人民广场商圈。规划建设高铁站场商圈,加快建设集高端购物、商务会议、休闲娱乐、时尚消费为一体的兴龙湖中央商务区。
加快发展新型便民商圈。按照“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左右可到达社区便利店、10分钟左右可到达社区超市或餐饮店,驱车15分钟左右可到达购物中心”要求,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新型社区便民商圈。大力发展便民服务业,加快建设家政服务体系和社区商业“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与医疗、交通、养老、社区服务等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打造住宿餐饮发展品牌化。城西麻柳河区域规划建设渝西美食城,积极培育美食街,形成美食娱乐婚庆会展休闲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本土品牌餐饮,支持餐饮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发展直营、加盟、特许等连锁形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餐饮住宿企业集团。依托大城市拓展,加快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发展一批经济型酒店,鼓励企业争创全市全国的驰名商标、老字号、钻级酒家、星级农家乐。到2016年,培育10家年营业额超千万的餐饮住宿企业、2至3条特色美食街。
形成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依托龙王巷、天主教堂、北山书院片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山地风貌景观,打造传统文化风情休闲街;东城红河沿岸、西城麻柳河沿岸,植入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元素,打造滨河时尚消费休闲带;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市民幸福感、归属感。
构建小城镇商贸新体系。推进以“五个一”(每个镇街有一个规范化的农贸市场,有一条商业步行街,有一个大型的连锁超市,有一个知名的餐馆,有一个星级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镇级商贸中心建设;推进产地特色市场建设,培育黄瓜山梨、五间西瓜、朱沱龙眼、金龙蔬菜、松溉调味品、来苏腌腊制品等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壮大产地特色市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化新改建农村商业网点,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抓好集农村金融、移动通讯、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农商通”信息机推广普及。
建成重庆会展经济强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规划建设首期2万平米会展场馆。整合现有同类同质展会,培育打造品牌会议展览活动。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民俗文化,鼓励大型流通企业积极开展节庆商品促销活动,举办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房交会、全国名牌家电展销会、国际汽摩展销会、IT电子产品展销会、建材家居展销会、休闲产业博览会、职教学生用品展销会等会展节庆活动,鼓励镇街举办如黄瓜山梨花节、采果节、五间西瓜节、朱沱龙眼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到2016年,培育重庆市级主办的品牌会展两个,基本建成重庆会展经济强区和区域性会展中心。
建成重庆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编制实施全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规划,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进知名网络交易平台和大型网商建设区域性大型仓储配送中心,构建中小网商孵化平台,建设重庆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策划建设集信息发布、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永川商业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引导永川商贸城、重百、名豪、新世纪、崇尚百货等商户实施实体店与网店一体化经营,引导黄瓜山梨、五间西瓜、朱沱龙眼、金龙蔬菜、松溉调味品、来苏腌腊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发展无形市场。到2016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0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