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
建国前,海康工业十分落后,除去百多家手工作坊外,仅有几家设备简陋、操作流程简单的织布厂、印刷厂、皮具加工厂和一个小盐场。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114万元。建国后,工业发展势头迅猛。1952年,工业企业达1599家,比1949年增加512家,产值384万元,同比增长约2.4倍。1958年的“大跃进”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近20年间,海康工业处于停滞徘徊、萎靡不振状态,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焕发生机。1985年,工业总产值1.83亿元,比1978年的1.02亿元,增长79%。1994年,全县贯彻实施“工业兴市,农业稳市,商业活市,旅游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县工业企业达5992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4224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形成以糖业为龙头,制糖、制盐、医疗、化工、纺织服装、罐头饮料、木材加工、工艺美术品等行业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4]
2013年引进国电电力东里风电场(三期)等16个工业项目,投资总额37.7亿元。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4.32亿元,比增15.7%;完成工业增加值24.38亿元,比增1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个,比2011年增加了8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3.78亿元,比增21.3%;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比增19.8%。
第三产业
2013年雷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55亿元,比增14.6%。外贸出口总额8290万美元,比增14.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6.9亿元,比增20.4%;贷款余额65.98亿元,比增17.4%。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3亿元,比增70.8%。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17亿元,比增35.1%。全年接待游客1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7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