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从规模农业到效益农业

秀山农业产业的规模全市最大:30万亩金银花,10万亩油茶,1000多万只土鸡,7万亩茶叶,近3万亩高端猕猴桃……规模上有1个全国第一、1个西部第一、3个全市第一。

秀山规模农业的效益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卖原料的阶段,产业链条还未形成,农业产业的效益还有待提升。

如今,秀山的农业正在积极转型:由规模农业在向效益农业转变,由产品农业在向链条农业转向,由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

规模大不等于效益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秀山建起了一批在全市甚至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大规模、低效益的现状,却逼迫农业转型

今年初,秀山在部署全年的经济发展中,县长和书记的分工“调”了下“位置”,擅长工业建设的县委书记代小红承担起全县农村工作会的主讲,而擅长农业生产管理的县长王杰则在城市建设和工业经济会上作主报告。

为什么要这样做?

“创新思维,互换思路,相互借鉴。”代小红说,要用工业化思维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提升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代小红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秀山建起了一批在全市甚至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单从规模上来说,秀山的农业确实在全市排名前列,但是,规模大并不等于效益高。而规模大、低效益的现状,却逼迫着秀山的农业转型。

金银花是秀山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建起生产基地30.1万亩,基地覆盖农户7.1万户,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今年7月,还通过了国家CAP认证中心专家组现场检查验收。

秀山土鸡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年出栏上千万只,成为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土鸡生产基地。

除这两大产业的规模在全国和西部地区首屈一指外,7万亩的茶叶基地、2.7万亩的高端猕猴桃基地、10万亩的油茶基地,在规模上都是重庆市的“排头兵”。

秀山这“一朵花、一只鸡、一杯茶、一盘果、一桶油”的“五个一”农业产业,虽然占据了全国或全市最大基地的位置,但这并不等于效益在全国是最好的、农民从这些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是最大的。

以今年为例,由于市场变化的影响,秀山金银花的销售出现了问题,鲜花的收购价在去年的基础上下降了不少。

“如果一味地贪图‘大’,不注重效益,有可能产业规模越大,给农民带来的伤害会越重。”代小红说,因此,大规模、低效益的产业现状,逼迫着秀山的农业转型,把效益放到产业转型的第一位上来。

如何转变?

“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里的生产要素吸引到产业上来;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用工业生产的方式解决农产品的市场问题,提升农产品的价值;用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和内涵价值,提高效益。”代小红说。

机制好才能提高生产率——秀山农业产业在转型中,通过机制的创新,开始破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等要素难题,化解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风险

在转型中,秀山首先从机制创新着手,通过机制的创新,把城市工商资本、先进的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集聚到金银花、茶叶、猕猴桃等产业上来,同时也化解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所承担的风险。

岑溪乡是秀山县的贫困乡。为了脱贫致富,该乡曾用行政手段推动农民发展过烤烟、蚕桑、苎麻、花椒等产业,但收效不大。

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失败的原因除跟风发展,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靠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仅有资金投入、技术难以到位等难题,最要命的是农民难以承担产业发展中的市场风险。

找到原因后,乡里首先通过和四川农业大学联系,请来农业专家周金良博士对当地土壤进行调查分析。专家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此地非常适合高端猕猴桃生长。

在找到了自身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后,乡里又通过市场,了解到市场上高档猕猴桃稀缺,市场前景好后,决定引导发展这一产业。

这一次乡里吸取教训,决定通过机制创新,用一种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产业机制,把生产要素、市场和农民的土地有机地联结起来,规避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风险,实现稳定增收。

乡里从成都引来信祥农业开发公司,与农民建立起股份制的高端猕猴桃开发机制,农民用土地入股,公司投入资金和技术。通过这样的机制,农民不仅可获得股份分红,还可以在基地里通过务工领取工资,把农家肥卖给业主获得收入。

目前,岑溪乡已投产的高端猕猴桃每亩的纯收入达到1.8万元。高效益的猕猴桃种植,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目前,全乡用这种创新的机制,已发展起高端猕猴桃11276亩,覆盖了95%的农户。

隘口镇是秀山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的镇,有3.4万亩。在机制创新中,镇里引导业主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和荒山荒坡规模种植金银花,目前,有1.6万亩金银花是引进来的业主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来种植的。

龙刚是从城市来的一位业主,他在太平等村流转了1000多亩荒山荒坡,种植起1000亩金银花、700亩茶叶,投入资金达500多万元。目前,隘口镇仅从城市来的业主就有63户,投入了上千万元的资金,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茶叶等。

这些从城市来的业主和龙头企业,不仅带来了农业特色产业所需的大量资金,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巨大的市场。

在机制创新中,秀山还通过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闯市场。这种机制统一种植技术标准、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产品销售,使生产成本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

目前,秀山县已经组建起各类专业合作社240家,使5.3万户农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实现了组织化、专业化生产。

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科技和工业化开发的结合,使秀山的规模农业向农业与工业相融合转型,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提升规模农业的效益

在秀山30万亩金银花产业中,设计了这样一条链条:银花种苗——原产品——银花茶——提取物——保健食品及饮料——日化品——药品。

“通过这条产业链,30万亩的金银花将做到100亿元的产值。”秀山县农委负责人说,秀山的金银花产业,将发展成为全国基地面积最大、产业研发最深、产品链条最长、产业效益最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这一链条靠什么做成?

“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用科技和工业化开发相融合,使规模农业向农业与工业相融合转型,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提升规模农业的效益。”王杰说,这就是秀山农业在有了规模之后,向效益转型的主要出路。

科技是延伸产业链条,使产业走向与工业化生产相融合的基础。因此,秀山把科技放在了产业转型的重要位置。

以金银花产业为例,针对已有30万亩的规模,原产品量大的现状,秀山意识到,只有通过科技,开发出足够多的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原材料才能在本地消化掉,也才能增强产业抗风险的能力,成为稳定、成熟的产业。因此,县里从科研入手,加大工业化生产产品的研发,延伸产业链条。

近年来,秀山县政府和一些金银花产业龙头企业分别与西南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文理学院、广州汉方中药提取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中心、重庆市农科院农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进行金银花产业、产品开发的科研。

通过努力,目前已完成了金银花成分、药理、功效等基础研究,研发试制了银天颗粒、双花颗粒、双花凉茶、火锅伴侣、银花露、银花蜜炼膏、银铃含片、忍冬茶、银花口香糖等保健品、饮料产品及清热饮、泄痢宝等动物保健品,进行了绿原酸等金银花提取物的工艺研究,研制了金银花机械干燥加工设备。

这些科研成果,目前已开始转让给秀山的金银花深加工企业,进入规模化工业生产。西南大学已与秀山红星中药材公司签订了银天颗粒专利转让协议,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与华沸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签下协议,转让生产银花专用肥的专利等。

科研成果为金银花的工业化产品延伸奠定了产品基础,也加快了工业化产品的加工生产。以用金银花加工银花茶这一最基础的加工产品为例,目前,就有红星、精鼎、灵峰、鼎元、宏远、秀沧、钟灵茶厂等企业进行银花茶的加工生产。秀山金银花通过加工成银花茶,增值了10余倍,而且销售看好,已成为秀山的一大特色产品。

在第二层次的工业产品深加工中,秀山通过红星、祥华公司建的共达1115吨的从金银花中提取中间体绿原酸、茶多酚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中间体绿原酸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为银花产业向日用品、中药成品的延伸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保健和饮料品的开发中,由重庆奇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的5万吨凉茶饮料生产线也在加紧建设中,由金太阳公司建的银花饮料厂的生产设备已安装好,并通过了QS认证。

30万亩金银花产业从生产基地到工业化开发生产的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秀山县农委负责人介绍,整个产业链条完善后,秀山所产的金银花还不够后续产业的原料所需。而通过链条的延伸,金银花将成倍甚至成十倍的增值。

目前,秀山正着手建立重庆市银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产品开发科研、产业链条的延伸再上一个台阶。

除金银花产业在走向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来提升效益的路外,秀山的土鸡、茶叶、猕猴桃、油茶等已形成规模的农业也在走这条路。如猕猴桃产业,由其龙头企业信祥农业开发公司投入8亿元,在秀山工业园区内建生产猕猴桃保健酒项目,目前已经启动。

品牌战略推动市场拓展——从传统的市场销售转到通过品牌战略、现代物流手段,使秀山的特色农产品走进了重庆主城,走向了全国大市场,提升了市场效益

秀山农业要从规模农业走向效益农业,产品销得出去,卖个好价钱,也是重要的一环。

如何才能销得出去,并能够卖个好价钱?

“用品牌战略来推动市场的拓展。”代小红认为,这就需要从传统的市场销售方式转型到通过品牌战略、现代物流手段,把秀山的特色农产品推到重庆主城的市场,推向全国的大市场。

在由传统的市场销售方式转向现代物流销售方式中,秀山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在秀山物流园区,已经建起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其在全国首建的中药材天地网,把秀山的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产品推到了全国、全球的市场。金银花产品还在重庆市农畜产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秀山土鸡也通过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来扩大销售。目前,已在重庆市内组建了200家土鸡直销点,并将在全国组建1000家直销点。

按国际化标准进行生产、打造品牌,通过名优品牌来抢占市场,这是秀山从规模农业走向效益农业的重要一步。

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秀山农产品已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个、重庆市著名商标5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6个,已有9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的认证,并获得“中国山银花之乡”、“重庆市无公害金银花产地县”、“重庆市无公害土鸡产地县”等称号。

品牌战略,正在推动秀山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的大市场,在市场拓展中提升效益。

鉴湖底的石头(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