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经济概况

家乡区县: 河南省项城市

第一产业

种植业

项城市历史上是一个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芝麻等农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区,耕地面积116.2万亩,是河南省六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河南省产粮大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单位、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市。[9]

2010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54.9亿元,较上年增长5%。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小麦连续七年增产增收,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产又创历史新高,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正在积极争取“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被评为全省“安全储粮先进市”。白芝麻荣获国家原产地认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1.12亿元。建成了4万亩小麦和3.2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全市新增旱涝保收田2万亩、除涝面积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71家。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养殖场2419个,养殖小区36个,正在努力争取“全国生猪养殖大县”。[9]

林果业

项城市建成城乡一体化,点、片、网、带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林木总株数达3000万株(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林业总产值5.6亿元。对贯穿市境的高速公路、106国道、漯界省道、331省道、平临省道和沙、谷、汾、泥、长虹五大河流及主要县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和河滩地开发,达到了高级平原绿化标准。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社会林业工程项目研究与实施工作一等奖”。2001年,被河南省表彰为“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单位。在果业方面,全市发展优质杂果5万亩,花卉16万亩,银杏采叶圃0.6万亩,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9]

畜牧业

项城市畜产品生产在向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项猪、槐山羊是驰名全国的优良品种,地方特产。经各级政府引导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已打破了分户散养、效益低下的局面。截止2009年9月底,全市生猪存栏53.3万头,出栏30.59万头,牛存栏5.44万头,出栏1.78万头,羊存栏29.50万只,出栏9.5万只,家禽存栏631.04万只,出栏713.97万只,肉类总产4.24万吨,禽蛋产量17522吨。全市规模养殖场达2498个,养殖小区30个。[9]

第二产业

项城市工业形成了以味精、皮革、医药、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8%,规模以上企业133家。河南莲花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挂牌上市,2010年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莲花生态工业园”,总投资19.5亿元,计划2013年底建成,真正让莲花实现二次腾飞。总投资28.8亿元的燃气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规模,总规划面积调整为19.6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7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农机配件、皮革、制鞋、防水防潮等板块经济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被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中国建筑防水之都”称号。

第三产业

1978年以后,项城市国营商业对企业的管理、经营等方面,先后进行了简政放权、承包经营、四放开、国有民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政府对个体私营商业在税收、市场管理、物资供应、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恢复发展了个体私营商业和集体商业。国有、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近年来项城市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加强市场建设,全市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商贸流通日趋繁荣活跃,全市发展了一批专卖店、连锁店、大型超市,实行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商业门店的数量、规模、档次,营业收入位于周口市各县、市、区前列。

2003、2004年项城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市和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重点联系市,目前全市共有“三资”企业24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0家,对外经营权企业2家。年出口在2000万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两项指标均居周口市第一。2003年,利用外资1865万美元,出口创汇2532万美元,被省政府表彰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大外贸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小小精灵(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