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镇关田村,座落在重庆市秀山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肖典国,这个黝黑的大山汉子,凭着一腔赤子情怀,不管是当三角坡村村主任,还是关田村的党支部书记,20余年来一如既往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使昔日贫困村焕然一新,百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带领村民修路,打牢致富基础
1963年7月,肖典国出年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79年高中毕业的他因家贫而放弃了考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独自一人到广东打工“闯荡江湖”。1998年“衣锦还乡”,被全村群众高票选为三角坡村村民委员会主任。2003年,农村机构改革,三角坡、关田、永兴“三村合一”组成新的关田村后,当选关田村党支部书记。
关田村地处秦岭坡深处,是梅江镇当时的五个国家级贫困村之一,由于交通不便,村民文化不高,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要致富,先修路。2003年11月肖典国刚上任,就带领群众集资投劳,通过3多月的苦战,修通了从梅江镇新联村凯坝组到关田村坳上组大约4.9公路的公路,为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方便。2006年又通过上争下筹,千方百计组织资金90余万元,对新联村凯坝组到关田村坳上组公路进行硬化。
肖典国,正是凭着肯做事、做实事、做成事的风格,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但偿到了修路田甜的他也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哪里要修路,哪里要硬化,哪里要建水井,他心中都有一本账。2013年,修建了村公共服务中心,2014年又多方组织资金500余万元,对全村6个组9.8公里通村通组公路进行了硬化。
关田村村民高仕佑激动地说,以前由于道路不通,村民建房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现在出行很方便,山货也能卖到好价钱。
吃透上级政策,帮助农民收入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对依法取得的利用效益不高或废(放)弃的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及特殊用地等复垦为耕地,并在全市强力开展。关田村地处山区,村民住宅用地大,如果将全村村民废(放)弃的住宅用地全部进行复垦,不但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可以为村集体聚集一笔可爱的建设资金。土地复垦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没什么经验可借鉴,如何让群众积极参与土地复垦,支持工作土地复垦开展?肖典国在率领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研究市上出台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政策,
并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统一干部思想,一是成立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的领导;二是分组召开群众大会,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这一惠民政策的宣传,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群众了解建设用地复垦不仅能增加新的耕地,还能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支持配合做好土地复垦工作;三是动员和组织村组干部、群众积极配合镇上干部、国土站人员和测绘人员测量、复核、审查和入库备案工作。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关田村通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截止2013年底有114户村民通过宅基地复垦,获得财产性收入1400余万元,72户村民的危房获新农村建设指标得以改善,昔日贫困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美丽家园。
带头发展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并田村人靠种田吃饭,种地用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打工潮,村民纷纷下广东去浙江。打工,增加了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见识,但是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如何让村民就近择业,既增加收入,又方便照顾老人孩子?肖典国陷入了深思。2011年早春,县农委定点扶贫关田村,他抢抓这一难得的机遇,制定规划,争取支持,一口气发展1200亩金银花。2013年春节刚过,他又带领部份村民到浙江考察油茶产业、到贵州考察高淀粉红薯,回家后,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由村组干部带头,又建成油茶种植基地300亩和高淀粉红薯种植基地600亩,成为继金银花之后的又一增收致富产业。
……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并田村先后被县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肖典国个人先后获得“全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村民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好支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