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坐班制服务群众“零”距离

“每天村委会值班室里都会有一名镇上的驻村干部或村干部值班,处理群众遇到的大小事情,而且要求是全年365天风雨无阻。”7月28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委会值班室里,当天负责值班的梅江镇政法书记池峰这样对笔者介绍了梅江镇推行镇驻村干部和村(居)干部轮流值班制度。

有句俗话说:“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但在秀山县没有施行村“两委”干部坐班制前,别说普通群众,就连村(居)干部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像个“干部”,因为村(居)干部也是农民,平日也要忙于个人生计。

为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村(居)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更好地为群众做好服务,今年来,秀山县将全县村(居)书记、主任的工资标准由去年平均7800元增加到15600元,其它干部的工资标准由去年平均5760元增加到11520元,各行政村(居)办公经费也由5000元增加到8000元。同时,该县将乡镇职权下放、村(居)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工作经费、基层综合执法等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为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作出了一个首开先河的举措———在已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把服务领域延伸到行政村(居),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全面推行“村官”坐班制,大力推进村(居)便民服务点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平台为龙头,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村(居)站点为延伸的便民服务“两坐班”模式。

该县对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点场地建设提出统一标准,对村(居)便民服务点实行与村部合署办公,并统一纳入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明确服务场地标准、项目、流程、人员、时间和制度等。让便民服务点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设施、有服务人员、有登记台账、有公示公开栏等“六个有”,实现了场地建设标准化。

“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窗口工作人员是工作日和墟场日在便民服务点坐班,但村里“两委”成员是每天实行轮流坐班,村支部和村委会协调后依序至少安排一名村干部在村部(便民服务点)值班。”该县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村官”坐班制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值班干部的职责,包括填写坐班日志、接待村民来信来访、协调日常村务等。同时,坐班制推行首问负责制,谁值班谁接访,能当场解决的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能当场解答的,要专人负责逐级上报,以期能给群众一个圆满的答复。

在该县梅江镇吏目村委会的值班室里,笔者随手翻开了一本本坐班日志。通过日志不难看出,村民间有关土地纠纷、相互怄气的矛盾越来越少了,从原来每周两三个,到现在一个月都难得找到一两个。

……

目前,该县各乡镇(街道)陆续启动了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每天至少有1名以上村(居干部在村公共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点)值班,值班点均建立有一本民情台账,对群众上门办事做到有记录、有回应、有处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各服务中心和服务点共为群众办理事项11213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9.7%。“村官”坐班制让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家门口零距离享受到便民服务,也让该县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的目标。

鉴湖底的石头(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