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1]
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2]
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1925年,回国不久,乡人唐生智介绍他前往武汉国民革命军,同时介绍他参加了国民党,当时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欢迎他投笔从戎。[4]
1926年,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大革命失败后,在历史学家吕振羽等人影响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潜心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农村社会之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阶段之划分》《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等论文,与吕振羽合著了《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和侵略我国的滔天罪行。[4]
1927年,参加了邓演达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担任该部特派员。他受政治部委派,经大同到山西太原和绥远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去动员山西督军阎锡山和绥远都统商震起义,响应北伐。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阎锡山电令商震逮捕翦伯赞,晋军名将商震是位有正义感的将领,随即通知翦伯赞,让他迅速离开绥远。我父遂经大同逃往上海,幸免于难。[5]
1931年,翦伯赞以山西代表身份参加了宁粤分裂时的“广州政府”成立大会等。从30年代初开始翦伯赞在上海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并参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是封建的生产方式,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等。
1933年春,在天津的意大利租界,意大利驻天津总领事齐亚诺以“反政府”的罪名将他逮捕。
1934年5月,他与好友覃振一道赴欧美考察司法,随行人员还有李敬安、宋乐六(宋教仁之子)等人。[6]
1937年5月,在南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著作
《中国史纲要》《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和《义和团》。
翦伯赞著作
《中国历史哲学教程》《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国史论集》《中国史纲》《历史问题论丛》《先秦史》《秦汉史》等。
合著
与范文澜、胡华等人合著出版《中国历史概要》一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