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苦涩春生 如歌岁月
回眸、驻足、展望彭水新城——一是建好新城,无疑是彭水最大的民生工程,是70万苗乡儿女憧憬向往的未来城,是我县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是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地。二是经过前几年的艰苦打拼,新城有了基础、有了积淀、有所创新,难能可贵,值得珍惜。机会错失过,终将淡忘,而且新机遇也会来临。三是提速建设,方能减少能量损耗,节约建设成本,简言之“建设慢了是不划算、也是输不起的”。当然随之带来的阵痛,随之产生的利益切分在所难免。四是顺势而为加快建新城,既能满足彭水刚性需求旺的住房消费,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简言之“这是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我们必须心无旁骛地抓好落实落地。
建设一座新城,绝非易事,更何况用地条件极差的彭水。熟悉彭水地理环境的人都知道,老县城四面临山、两江交汇、关山围城、寸土寸金,封闭的环境,狭小的空间,密集的人口,拥堵的交通,城市布局较为凌乱,市政功能极为脆弱,居住环境甚是嘈杂……四年前,在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主导下,毅然决然冲出高山峡谷,选址靛水再造美丽新城。彭水新城距老县城3.6公里,离渝湘高速路彭水西互通5公里。新城规划区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启动建设7.6平方公里(后调整为6.6平方公里),容纳9万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估算总投资约60亿元,建设周期为5—8年。整个新城布局分为“一心二轴、二带六区”,功能定位为彭水未来的居住、行政、科教、物流、文化娱乐中心,目标是打造“宜居之城,绿色之区”。 建设新城,是敬畏历史、造福苗乡的民生工程。
四年多来,靛水坝、张家坝等允许建设区已然成为全县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战场。从租用一间民房编写报告开始,从第一块基石奠定开始,从商谈第一个征地拆迁协议开始,新城建设徐徐启幕,一股强大的洪流融汇新城,一声嘹亮的号角划破清晨的宁静。新城建设者们身份不一、分工不同,谁也记不清开过多少会、招过多少商、走过多少路、说过多少话,谁也记不得搬过多少砖、提过多少水、流过多少汗、熬过多少夜,但大家清晰记得一个共同的身份——“我们是建新城的”。经过参建各方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奋战,累计实施重小项目70多个,征收土地10017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340户,拆除房屋1218户,搬迁坟墓4122座。完成了涉及华中电网的两回500KV输电线路搬迁和100多公里的各种强弱电线路搬迁工作。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新老城的互联互通,县上投资1.7亿元建成全长786米的乌江五桥联贯乌江两岸,投资8.5亿元建成长3.6公里、双向四车道的摩围山隧道联通两大城区,一期投资3亿元打造苗族文化浓郁的蚩尤九黎城,大手笔规划摩围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水准完成迎宾大道建设。所以这些,均在为新城建设夯基预热,实施外围造势:其实新老县城也不过咫尺之遥,新老县城已由民生主线悄然串联。
第二乐章:欣欣夏长 唯美时光
2014年以来,特别是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城建设更加紧扣民生主线,倍加关注民生工程,倍加注重民生实事,倍加强化民生职能,聚焦“三大三小”,以教育实践活动促发展,用发展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开创了新城建设的唯美乐章。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年起步,五年成型,十年成城。”放眼彭水产业特质和新城愿景,新城规划是大事要事,可谓煞费苦心。功能定位为彭水未来的居住、行政、科教、物流、文化娱乐中心,总体规划依山就势分为“一心二轴、二带六区”,即以主行政区为核心,从行政中心广场连接商业中心街构成行政商务轴,由市民广场通向景观大道形成文化中心轴;以环山道路和城区主干道筑就两条别具一格的风情景观带,再加上六大板块区,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的架构和主体,竭力凸显“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美好愿景。这与市委市政府对彭水新城的定位高度契合。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两规匹配契合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节骨眼上。
为此,县上启动新城控规修编,借助土地利用规划“十二五”中期评估的契机,调增3160亩允许建设用地指标到新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到市国土房管局汇报衔接,结果出奇地好,成果甚为丰硕,市国土房管局主要领导当即表示,对彭水新城项目用地一律支持。这一表态令人振奋,即为我县2020年前的新城建设预留了6000亩以上充足空间,换算成资金可不是个小数字。
二、大局考量,小事抓实
新城建设中,稳定和发展都是大局,而稳定更是发展的前提,因此,民生事项的解决成为民生主线的重中之重。关注民生发展,解决群众所需,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急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粗放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集中体现在解决三件民生要事上:一是全力办好养老保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最揪心的民生大事就是几千人的养老保险。拆迁办、靛水街道、公安局、人社局前后数月依次审核,最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4800万元,办理了征地农转非16岁以上2403人的养老保险,累计办理养老保险3191人、缴纳社保金810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新城牵涉面最广的民生大事。二是切实加快搬迁安置。学府佳园(一期)完工交房288套,分房232套,结算后已领取钥匙的有251户,目前已通水电,天然气即将安装入户,首批住户装修完毕后即将喜迁新居。春节前将再次分房300套,预计再入住1500人左右。每月支付过渡费107万元,保障入住前拆迁户基本居住条件。针对群众反映的房屋及环境具体问题,都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认真开展接待调查服务,该整改的立即整改,绝不马虎。三是紧密对接调标补差。对应新城征地拆迁调标补差的文件已经出台,补差资金筹措到位即将兑现到人到户。同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发挥民情民意联络员作用,让群众关注的事在第一时间解决、在一线解决。妥善解决了安置房、周转房、学生上学、群众就医、交通、饮水、社会管理等方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先后维修放炮影响房屋168户、1.5万㎡,解决了部分受影响房屋的漏水、裂缝、掉瓦等问题;管委会筹措资金,硬化人行便道,方便到彭水五小上学的学生往返;在水电气入户费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在相关指标核算方面尽可能倾斜让利于搬迁户;通过委托代付、应急应变等方式,有效解决了令人头疼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三、大气定格,小笔落墨
去年4月25日,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把2.2万平方米的公安大楼用足用好,并且在9月29日举行升旗仪式。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条件不成熟不能坐等条件成熟。”县上一声令下,相关各方庚即行动,倒排工期狠抓水电交通、网络系统等保障性的基础配套建设。一是管委会牵头,通过各种方式,促成开建、在建工程不停摆。在“三天两雨”的情况下抢抓时机,启动市政道路建设11条,已有5条(段)油化硬化,城市景观大道38#路I标段路基成型,首条过境公路实现通车。城市防洪工程已建成明渠2200多米、箱涵2000多米,完成了总工程量的60%。二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集中力量突击给排水、电力、网络、垃圾搜运、公交等配套工程,经过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绝大部分配套工程都如期完工,新城公安大楼如期投入使用,8家单位搬迁入住。三是趁热打铁推进项目实施。力推学府佳园小区、张家坝小区2个安置小区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彭水第五小学完工并招生行课,环保局业务用房加紧装修,廉租房综合验收进入扫尾阶段,法、检等近20家单位的业务用房陆续开工建设,体育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公益项目加速实施,最关键的是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当然,在整体发展、整体推进上以稳求进,在局部的发展上则分类施策、寻求突破。针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充分发挥协调小组作用广罗信息深入研判,集中街道、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力量分头突围,先后解决各类阻工和矛盾纠纷490多起,做到“问题早掌握,矛盾早化解,动向早把控,措施早落实”,确保正常的施工秩序,正义的声音支持新城建设成为主旋律。
第三乐章:守望秋收 璀璨星光
今后几年将是新城逐步采收的时节,70万苗乡人民期盼着收获一个“和谐、宜居、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一、研析采收点,拥抱新希望
(一)刚性需求相对旺盛。一是据预测,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30万人,城镇化率为40%。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的自然需求很大。二是彭水老城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包括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居住人口17万人,已远远超过了城市总规2020年的人口规模。老城拓展几无空间,严重制约彭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之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三是彭水每年约有25万人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收入不错,返乡后多数在县城购房,是房地产业的潜在市场。四是新城规划区思源中学、彭水第五小学建成投用,民族中学、示范幼儿园等优质教育配套陆续开建,对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农村居民,在新城购房是一种新潮的、更合理的选择。
(二)市场利润依然可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向老城区转移集聚,我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价格与金额基本上均呈递增发展态势。2010年以来,共成交9141套,面积总量达98.74万㎡,销售金额总额346002.8万元。2014年,启动房产开发46.3万㎡,同比增长54%;完工房产开发28万㎡,同比增长12%。1—11月,老城商品房成交件数2046、面积19.7万㎡、金额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57%、39.84%、50.74%,住宅建面均价4886元/㎡,高于除武隆外的所有周边区县(黔江4162、武隆6305、石柱4214、秀山3456、酉阳3906),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好,市场利润依然可观。
(三)人气聚集渠道更宽。人气是新城的生命力,也是招商的吸引力。据初步测算,近年来可以有以下人气聚集渠道:一是机关事业单位3000人;二是学校幼儿园师生20000人;三是医院收治规模达到2000人;四是养生养老机构1500人;五是商贸服务业3000人;六是县委党校干部轮训6000人次;七是运动场馆吸引全民健身者若干;八是新城两端两个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将带来川流不息的游客数万人。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开发建设用地指标充裕的彭水新城,将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并且一旦进入这片热土,就可吹糠见米、淘得真金。对普通市民而言,越多的商品房投放市场,饱受高房价低品位、高物价低品质之苦的彭水人民必定大受裨益。
今后两年的新城建设工作影响甚大,意义深远。今后两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在项目落地,包括签约和在谈的项目务必及早落地开花,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竣工的要竣工,该确定业主单位和建设方式的必须尽快敲定,重点招商企业的合作须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第二阶段重在加快建设,特别是骨干道路的建设要与安置房建设同步推进甚至更快,单位业务用房的建设要力争年底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相应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要务实精准;第三阶段重在楼盘面市,千方百计促成首批开发楼盘面市销售,单位业务用房全面搬迁入住,而且随着入住单位和房屋业主的增加,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要紧紧跟上;第四阶段重在孕育常态,涉及商业开发、地产开发、市政园林、环保监测、小区物业、公共区域、“两违”控建等等,都要加强管理进入新常态,都要提升品质孕育新常态,彰显民本民生核心要义。
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有各级各部门及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新城人将秉承开明敢为文明善为的人文精神,兴山水之城,筑生态之魂,彭水新城将以凤凰涅槃的雄姿,在巍巍摩围山麓、悠悠乌江之滨拔地而起,彭水新城的民生主线上将洋溢着泥土的芬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