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不过是应付总理罢了

家乡区县: 湖南省荷塘区

刚刚过去的“5·17”国际电信日,民众期盼已久的网络提速降费终于有了结果。在国务院的一再敦促下,国内三大运营商迅速推出了各自的提速降费方案,承诺使城市在降低资费水平的基础上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并且流量不清零、流量可以转赠。然而,面对运营商宣称的“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资费调整”和“有史以来的最低价”,广大网民似乎并不领情,纷纷吐槽新方案“诚意不足”,甚至是“换汤不换药”。其中,被网友吐槽最多的是“夜间流量”,有网友认为运营商是鼓励网民熬夜,还有网民表示,夜里在家的时候都有wifi,“夜间流量”优惠纯属鸡肋。

作为网民,我深深的被三大运营商的方案惊呆了。如此敷衍和戏弄让我深刻明白在中国,真正让利于民的事不容易发生,即便是总理亲自发话;作为一个社会人,我却已很习惯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中国式聪明”又一次用错了地方。

运营商被批资费高和垄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不过这次在总理引爆网速资费话题后被批的更狠了一些罢了。为何网络费用难以低下“高昂的头”?

作为国资委下属的重点央企,三大运营商背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利润的目标,完不成任务则意味着业绩考核不过关。而最近的现实也表明,在受到移动互联网及OTT的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在营改增及压缩营销成本的影响下,运营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利润持续下滑。所以,如果不改变这种考核模式,快速地提速降费只能是个伪命题。

由此可见,提速降费不能简单依赖于一句话后立马就能实现,即便是总理说的也是一样。作为上市公司,三大运营商的一切行为都得依照市场规律来办,行政命令只能表态;只有尽快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以降低成本,同时增加用户数以实现规模运营才行。

不管怎样,这一次的提速降费方案虽然诟病多多,但算是迈出了重要一步。三大运营商应该扎实地把提速降费方案落到实处,并主动根据市场发展和用户要求,不断开发出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产品服务大众。与其被政府逼着走,不如主动求变来迎合市场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注:部分论述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非全部原创

袁仕峰(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