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了吗?

家乡区县: 梅州市大埔县

大埔烹调菜肴讲究咸、浓、烧(热)、香,小吃多以粮食为主料加工,品种多样,味道独特,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及风味小吃,颇负盛名。境内名菜及风味小吃有:白斩鸡、肉丸、酿豆腐、梅菜扣肉、鸡血粄、糍粑、忆子粄、笋粄、八宝糯米饭、薄饼、叶子粄、老鼠粄、鸭双羹等。大埔县传统客家美食品种多样,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充分体现了客家美食文化的特色,颇负盛名,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内乡亲的喜爱,大埔也因此有“客家传统美食之都”的美誉。 雁南飞茶田度假区 叶帅故居 千佛宝塔 华侨围屋 阴那山 五指石
[百侯薄饼] (在大埔县百侯镇的是最原汁原味的,距离县城湖寮镇不远,开车大概15分钟) 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清朝雍正年间,百侯人杨赞绪,任陕西按察使时带回家乡的四种点式(薄饼、绿豆粄、豆子羹、蕨粉粄)之一。薄饼有“锦囊藏宝”之称。其制作方法:一是用面粉作饼皮。把面粉加进适量的水和少许盐水,用力揉搓至软韧粘结后,放入加热后的平面锅上,推平压薄,烤熟时饼薄如纸。二是制作馅料。一般以肉、豆腐干、蒜白、香菇、虾仁、鱿鱼丝等为原料,再加上适当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包入饼皮扎好,再加上胡椒粉或辣酱等佐料,即可食用,其味鲜美、香甜可口。
[珍珠粄] (县城可吃) 原名老鼠粄,著名作家杜埃认为此名不雅,故改名为“珍珠粄”。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丁、葱花、胡椒粉等佐料,美味有加。大埔县内以西河一带珍珠粄最为有名。

[笋粄、豆粄] (县城可吃) 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热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此外还有 【药根鸡】(大埔湖寮双坑农家料理,用药根和鸡煲出的一等靓汤)【客家酿豆腐】(配料,肉,豆干,虾仁等等辅料搅碎混一起,把一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小坑,再把辅料填入,可清蒸,可炒)【大埔娘(黄)酒】【(百侯)牛肉干】【菜干】等等。。。

miumiu(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