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君不少,薛君山不多;胡湘湘常有,顾清明难求。”
周末在私人空间里写下的这段话,引来众人留言“好深奥”、“什么意思?”其实没什么深奥的东西,就是看完《战长沙》之后的一点感想。说起来,我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把一部抗日正剧从头到尾,一分钟都不快进的全部看完,32集的片长,仅用时5天。
没有手撕鬼子,没有手枪打飞机,没有游击战,甚至全剧没有出现一位GCD,这实在是一部与当下常见的抗日剧大相径庭的电视。全剧围绕着长沙“胡家”的故事展开,娓娓道来,不疾不徐。
看起来好像不务正业,甚至有些欺压小商贩的薛君山,其实是全家的顶梁柱。他用自己对妻子胡湘君的爱,撑起了这个家,虽然脾气上来时会挤兑“岳老子”几句,但家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知道,薛君山这样的丈夫,其实不是坏人。
还有老爷子胡长宁,浑身上下总透露出一些文人的酸腐味,全家人躲战火的非常时期,他还心心念念着自己的老唱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迂腐又无能的老汉,被日本人强迫着当维持会会长时,选择用一段戏文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抗争,并最终毙命于日寇的枪下。
从最初的热热闹闹到最后的冷冷清清,除了胡湘湘,胡家人全都毙命于日军的侵袭中。顾清明曾和胡湘湘说,战争,对每个人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也正因如此,大家拼了命的去抗争,去杀敌,谈不上保卫祖国这种大道理,而仅仅是简单的理由:是为家人、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