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在汕头市西郊鸡笼山,有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它既是一处地理科学体验处,又是一处旅游点,更是为汕头八景之一。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所以这里每年的夏至都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
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始建于1983年4月广东省地理学会联合广东省天文学会、广东省测绘学会,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建议下广州市、封开县和汕头市兴建北回归线标志塔。当时各大学会恪守学性原则,不或少占用农田原则,交通方便的原则,与其他旅游景点相呼应原则,美学原则,传统习惯等其他原则严格建造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标志塔建于鸡笼山腰,高13.6米,底宽30米,天坛式的塔基,“北”字型的塔身结构上安置一巨大的地球模型,地球模型中心有一为方便观测夏至日直射阳光而让阳光透过的管道,称“窥阳孔”。每年夏至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可看到阳光从地球仪中间的小孔,映在地面上的圆影,但是只能短短维持几分钟。每年都有大量游客为了观看这几分钟的奇特的天文景象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自1986年建成,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把地理科学和视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于1988年11月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成为了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旅游景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建成对汕头的科研、教育、旅游都将有很重大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