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剧面临的现状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阳市

  丹剧形以来,丹剧音乐从无到有,逐渐积累起一批唱腔曲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存在男女基本唱腔不平衡,板腔体尚不成熟,调式不丰富,民歌小调类发展滞缓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今后应该注意把握剧目音乐个性化的大方向,在丰富调式、淡化唱腔行当化、加速板腔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发展西部啷当等方面多做工作。
  在丹阳颇有影响的作曲家邓彬,现在成了丹阳唯一的丹剧作曲家。曾经在丹剧团专门谱曲,后在文化局担任艺术科科长的邓彬,现在退休在家,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也很少再去接触丹剧。所以现在的丹剧团真   的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据悉,丹阳民间也只有折柳镇一位65岁名叫陈玲梅的老人会唱真正的“啷礑调”。今年改成企业的丹剧团一方面面临无人谱曲的尴尬,一方面又面临演员的青黄不接的难堪。为了生存只好放弃主业,排练其他节目,以讨好邀请方,获取经济效益。据说,目前剧团就连每人几百元一个月的工资都难以兑现。邓彬说丹剧的原调来自古时盲人走街串巷哼唱的“啷当调”。丹剧团在1960年成立后,“啷礑调”才正式被改编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剧种。一经问世,深受群众的喜爱,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红遍了大江南北。《大哥,你好》、《称婆婆》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11届群星奖。由《大哥,你好》改编的电视剧也被评为全国电视“金鹰奖”。由于丹剧的曲调不固定,所以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邓彬告诉记者,如果再不赶紧培养后人,丹剧将面临绝种的危险

roycal(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