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的“八景”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城区

苏堤玩月
苏堤是北宋苏东坡留在西湖的名迹之一,横亘平、丰湖之间,堤上筑有西新桥,是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由东坡资助修建。东坡当年捐资修堤,是体恤惠州人民划船涉水之苦,也在平湖丰湖之间筑起了一条观赏西湖风光的通道,尤其是每至月半,月明星稀,堤上赏月往往令人心旷神怡。九百多年间,苏堤西新桥几经修建,堤上湖上,月色依然,历史的变革,世事的沧桑尽写其间。每当月明星稀,水面金波璀璨,湖光月色,景同瑶岛,清文学家吴骞有诗云:“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故称“苏堤玩月”。
玉塔微澜
玉塔即泗洲塔,始建于唐末,现存塔为明万历年间重建,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出资整修。它建在平湖西山上,端庄挺秀,是西湖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当年苏东坡寓居惠州时对此塔情有独钟,称之为“大圣塔”,并在其著名的《江月》诗中对湖光塔影有精彩的描绘:“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每当月夜,明月东升,微风舒波,塔影卧湖,湖天荡漾,塔光摇曳,遂成一幅难描难画之微澜玉塔图。玉塔微澜一景由此流传至今。
孤山苏迹
孤山是西山湖东之小山,因四面环水孤处于湖中而得名。宋时山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山上松林下有苏东坡侍妾王朝云墓及六如亭,环境幽静宜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辟为游览景点,先后建有登山亭廊、东坡纪念馆、东坡寓惠书迹(碑墙),和东坡居士塑像。这些建筑物依山而设,依势而建,因景而立。按不同建筑为主景,创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使整个景点既有石径通幽的山林野趣,又有开阔通畅的堂馆庭园。游人至此既可饱览湖上风光,又可访古探胜、休息、品茗。是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留丹点翠
留丹点翠是点翠、枇杷两洲的统称。这里湖光萦绕、林木常青,在潋滟湖光映衬下,显得格外碧翠夺目。洲上古树苍翠,留丹殿阁红墙碧瓦,朱红圆柱,掩映于扶疏绿叶之间;四面碧波千顷,景色犹似湖中琼阁。南面筑有九曲亭桥与孤山相连;北面建有偃龙桥与芳华洲相接。明代才女孔少娥曾在《点翠洲诗》中赞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偏宜点翠洲。”故历来有点翠洲之名,为惠州岛景之冠。辛亥革命后,为纪念“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洲上建“留丹亭”,并集苏东坡、文天祥句为联:“殿阁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渌;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故有留丹点翠之景称。


苏华秋艳
芳华洲原是湖中一岛,与元妙观隔水相望。北宋时,洲上有逍遥堂,州守赵汝驭为之题额。苏东坡经常来芳华洲寻幽访友,过逍遥堂问疾何道士,有“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后来,逍遥堂荒废了。惠州镇守使刘达庆在逍遥堂旧址筑芳华亭,后又倾圮。今洲上重建逍遥堂,南有偃龙桥与点翠洲相连,北有迎仙桥介于元妙观之间,还有一座园林别墅式的西湖宾馆,隐现于茂林修竹之中,颇具幽趣。花洲在其东,横舟即至;丰渚据其北,近在咫尺。深秋时节,洲上一群群挺拨的池杉和水杉在万绿丛中脱颖而出,像火焰似朝霞,和金碧辉煌的亭、榭相映争辉,构成一幅西湖秋景。
西新避暑

西新原叫西村,在披云岛上,即现惠州宾馆所在地。苏东坡《西新桥诗》:“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即此。明代万历年间,岛上建有西新园,园中树木嫩绿婆娑,荫可蔽日,内有留书楼、浩然亭、放生池等。清吴骞有诗云:“堤边修竹间垂杨,绿嫩繁荫夏景芳。飞阁窗开无暑到,蝉声唤起满湖凉。”“夏日苦炎暑,泛舟乘好风。西新清且胜,宛若憩瀛蓬。”“西新避暑”因而得名。今园中亭台楼榭,以园而设,依景而立,巧妙地创造了园中有园,岛外有岛的不同园林空间。进入此园,夹道蒲葵绿荫楚楚,临湖亭榭习习生风;隔湖浮碧,一桥飞渡,石林竹径,别有洞天。园景布局与四周的湖光山色,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堪称避暑胜地。
花洲话雨
百花洲,原是平湖中花圃,分莳繁卉,灿烂芳菲,香风半湖,古称花墩,后冠以花洲佳名。旧有落霞榭,有“四面湖山抹落霞”的诗句。古往今来,游人爱到此观花赏景。清代诗人宋湘有《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榜岭烟雨空濛,云翻雾复,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红棉春醉
红棉春醉指的是明月湾前的小岛。古有湖光亭,因形如船,故称“船亭”。岛上红棉苍劲,前人有“云水空蒙草树妍,湖山幽赏晚晴天,绕亭花放红于火,万绿丛中看木棉。”的诗咏相赞。现建有红棉水榭和明月湾建筑组群巧妙地联为一体,有“数株霜树缀木棉,水榭装成似画船。豪饮将军宴请客,此间风月不论钱”的绝句品评。每当榜岭春明,平湖日暖,万花竞放,如晴空火盖;风吹花落,争染绿波,如流红逐水;棉絮飘忽,若滚春雪,实为惠州西湖别开一景。

 

文章参考 百度百科

zjd(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