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古台白塔
章古台白塔(即胡硕庙白塔),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章古台苏木胡硕庙原址北,是清代藏传佛教重要建筑遗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6年5月10日批准公布章古台白塔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章古台白塔初建于清朝冲叶,塔高12米,塔座,塔瓶、塔刹比例适当,塔座台阶的佛像浮雕四面对应,工整美观。
19世纪90年代,奈曼旗、喀喇沁旗一带遭受“金丹道。 (亦叫“学好队”)之难时,章古台白塔被毁。“金丹道”之乱乎息后,胡硕庙财力不济,无力及时修复被毁的章古台白塔。奈曼旗四大寺院的喇嘛们,为了修复这 座著名的白塔,几次聚会商量,最后决定集体出资修建,由奈曼旗大沁庙第六世活佛、著名佛学家、建筑师扎木样曲德尔(也写作扎木样却道尔)负责设计、重建和 监修。他奔走于内蒙古东部二十四个旗募捐建塔资金,历经艰辛,吃苦耐劳,筹足资金。他在西藏学习深造28年之久,精通寺庙佛塔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于是自 己动手设计,并亲自管理施工,终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复竣工。
章古台白塔,由青砖砌筑,上圆下方,浑然一体。上圆不显得轻细,而有劲秀之感,下方不觉得臃肿,却含稳固之意。白塔共分五阶,上两阶呈圆状,顶阶装有 铜顶箍。十三天、龛门(也叫佛眼)等,下三阶呈方形,次第积迭,每阶都有若干个佛像浮雕。塔身通高13米,塔基呈方形,高宽均为6米,塔基之上为逐渐内收 的五层须弥座。须弥座上方为宽大的塔瓶,塔瓶东西南北都有龛门,龛门分东,西、南、北四向,内供有四尊佛像,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士为首。龛门 东西南北四向挂有四个响铃,风吹铃鸣,轻风微响,疾风骤鸣,感心动耳。塔瓶上是代表十三天的塔刹相轮,塔顶为日月和光。
章古台白塔,整个塔形独特,庄重大方,神奇壮观,实可谓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的杰作。白塔在多事的年月里,历经沧桑,大难不倒,至今依然巍巍屹立,庄重劲秀。目前,对白塔正在进行维修。
章古台白塔与胡硕庙是一组建筑,同是佛门标志,土地改革运动时庙被拆除,仅存佛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