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腔的乐器

家乡区县: 渭南市华阴市

 

 

 

 许多乐器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 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 、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完成,每个人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并且都有归属的称呼。  前手,也叫说戏的、叮本的,说唱全本台词。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配合表演进行唱奏。

签手,也叫“捉签子”的,“拦门”的,主要操作全场皮影表演。

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主奏马锣,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帮唱(拉坡)。

板胡手,主奏唱腔过门,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

坐档,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

因为过去都是本戏,时间长,所以就用芦席搭的戏台,也叫钻席筒子。

“一上台连小便的机会都没有,每个人各司其职,坐上去几个钟头,很辛苦的,老腔是低弦高唱,把人推在前面,所以表演起来很累人,也叫挣破(sa陕西方言),所以对学的人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很好的音乐天赋,还要有好嗓音。”杨松柏说,

他向我们讲了他学艺时的艰辛。他的师傅要求严格,有时一个调子不对,伸手就打,有时还得给师傅家帮忙干活,学习都在师傅有空闲的时间,一般三年才可以完成初学,而且有些东西师傅是不教的,因为老腔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封闭的家族艺术,也叫忤孽教

dangjinling(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