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gongan.html
公安民俗是荆楚民俗的一部分,因而具有强烈的荆楚特征和长江流域百姓生活特征。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风俗其实是某地某种生活习惯使然,于是产生了信仰,产生了敬畏,产生了崇拜。水多凶险,草泽龙蛇,风浪舟楫,全是与命相争的营生,没有繁缛的禁忌和仪式几不可生存。河湖港汊纵横,特别是紧傍长江,以水为乳,水所养育的生活只能是水的习俗。如夏季炎热,毒虫蚊蝇极容易繁殖孽生,造成疾病流行,于是诞生了驱邪逐疫、禳瘟祛灾的习俗。比如门口挂吞口、钟馗像,端午时节插艾蒿、用芦叶包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划龙舟的习俗,春天开秧门、泥仓门的习俗,喊魂祭水鬼水神的习俗、请筲箕神、放河灯的习俗……
水质柔软,平原宽厚,“至乡村野肆,旅人不裹粮”。公安人乐善好施,重乡情,笃友谊,因而民俗有着浓郁的人情味、生活味,礼节繁琐。凡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祭祀礼义,都有着南方的精细、精致、周全,民俗甚多,而随着时代更迭,吐故纳新,也在不断变化。如元宵节舞龙灯、立春迎春鞭春、春社祭神祈雨、龙抬头节祭龙接龙祈丰年、三月三水滨浴洗、端午节龙舟竞渡、七夕沐浴汲圣水等习俗,有的已近消失,有的则注入了新的元素而愈久弥新,流传至今。
公安四季分明,过了春节和正月,就真正进入了春天,即将开始春耕生产了。因而在元宵之夜,还有一项与农业生产有关联的活动“赶毛狗”就必不可少了。春节本来是农耕时代传下的节日,赶毛狗更有农耕特色。元宵之夜,田间地头,不约而同点起柘树枝叶,一同燃起,齐声吆喝,还有敲锣敲盆之声,煞是热闹。毛狗为何物,即毛虫也,为害庄稼的田蚕也。春至,蛰虫蠢蠢欲动,乡人必须将其驱逐出境,没有虫灾,庄稼茂盛,年成才好。于是,对未来一年人寿年丰的吉祥渴望,都在喊声中、火堆中显现出来。一年辛苦的农人,在辽阔的田野里,喊出了他们的忧虑,喊出了他们的希冀,喊出一年又一年的春之声。这些喊叫,这些点亮的熊熊大火,将能驱走一切邪秽,让土地生长出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让日子天天像过年一样……
顺着节令往前走,就是“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蛰伏了一冬的龙,会在惊蛰这天苏醒,醒后抬起头来,就会春雷滚滚、春雨绵绵,万物也随之复苏。并由此形成了龙抬头日一些特殊习俗。在公安农村,乡民用灶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主要是引龙出来行使司雨的神职,按照农时及时播洒雨水。除了撒灰,还有在二月二日这天晨起汲水的习俗,谓之引龙。在这天,还有妇女忌拿针,恐怕伤了龙的眼睛等一些禁忌。不过这个节日只剩下一个名分,美好的仪式也成为了历史记忆。
正月一个月,公安有请春客的习俗。此一习俗是公安人讲人情,重礼性的独特标志。这一个月,你家请了我家请,天天吃得红光满面,人人开心无比。亲朋四邻,单位同事,既增加了感情,其乐融融,也让春节后的严寒变得热气腾腾,有了盎然春意。
一个个节日,是千年的古风,一种种习俗,似祖先的叮咛,传承着民俗的文化,延续着民族的根脉。没有这些草根风格、菁芜掺杂的习俗,中国人也不叫中国人,中国的文化也不叫中国文化,这一片凝聚着先人美好愿望和梦想的乡风民俗、最为原生的礼义“沃土”,成为了我们楚风浓烈的丰润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