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三)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上饶县

夹层灵山

  在灵山西脉单峰西驰至甑峰,分二脉继续西行,于海拔千余米处形成一块长2000余米,宽500余米的高山台地,史称东台,当地人称“夹层灵山”或“山外灵山”。上夹层灵山,山道崎岖,绝壁险峻,四周青蜂数以百计。有猫儿翻甑峰,天女散花峰,华表峰,猫鹰峰等。台地上横卧、斜出、卓立、倒挂的万千颗奇石。夹层灵山上,峰峰有泉,怪石下处处有泉。其中天瓢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饮用可生津止渴,防暑降火,止泻化痰,外用(冲洗)可消炎化瘀,活血生肌。夹层灵山还是鸟兽生息繁衍之地,有百鸟离窝、归巢,山羊在绝壁处纵跳,群猴在林中嬉戏等鸟兽活动。

太极岩
  太极岩位于东台峰南面平溪峡谷中,海拔861米。此处怪石成群,丛林茂密,以太极岩为中心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岩洞密布。太极岩是峭壁中一块巨石向东南方向悬伸形成,洞高5米,面积约40平方米,洞口矮窄,需躬身方能入内。岩容宽敞,圆若巨球,岩壁缝线和凸起部分,似太极之双鱼图,故名。太极岩洞内有洞,洞洞相通,并呈八卦方向排列,进岩探寻,极容易迷失方向。
东汉末,至德道人在太极岩修真,成为名噪一时的真人,后历代修道之任接踵而至。太极宫的断墙、石香炉,“太极岩禅堂”门匾尚存。太极岩附近有水仙岩乾坤岩、相传都曾有道人得道成仙。

茗洋湖
  茗洋湖位于距县城50公里的茗洋乡,前身为茗洋关水库,后改称茗洋湖。建成于1959年,是一个面积近3000亩,蓄水达4240万立方米的高山平湖。由水库大坝往右至东灵村,有陡峭山道可登老鸦、龙头、龙须、方石、圆墩诸峰。

东灵瀑布群
  灵山峰高壁峻、隘口众多,大部分隘口处都有飞瀑直泻而下,其中以茗洋乡境内的居多,三叠瀑布、回龙瀑布、无盘墩玉阶瀑布、高塍绢瀑、西龙岗银球瀑布都是灵山上较有名的瀑布,因其位于灵山东部,故统称为东灵瀑布群。
  三叠瀑布位于茗洋水库西侧山上。春夏山洪爆发,洪水顺崖飞流直下,因山势跌伏,瀑布成为三叠,总长约300余米,直注茗洋水库。
  回龙瀑布位于茗洋乡坛头村下,由溪涧落差而成。潭头溪至潭头村侧,顺悬崖直泻而下,形成第一叠瀑布。冲入深潭的瀑布,遇巨石阻隔,掀起丈余高的巨浪,向后卷起,再从巨石旁奔流而下,形成第二叠瀑布。因一叠瀑布遇石阻隔形成回卷巨浪,故称回龙瀑布。
  无盘墩玉阶瀑布,位于茗洋乡姜山村无盘墩。溪水潺潺流至无盘墩上,从一侧向山下飞流。高120米,宽30米,流水经三级阶状巨崖,一跌再跌三跌,形成三叠瀑布。远远望去,瀑布在阳光照耀下如同三级登天玉阶,故称玉阶瀑布。
  高塍绢瀑,位于茗洋乡的高塍小溪,在至下东村前水口处,突然向百丈斜崖降落,形成瀑布。两侧树林、竹林等随风摇曳,时而将瀑布遮掩一部分,时而使瀑布全部展现,如同掠过天际的一匹巨大白绢随风飘动,故称高塍绢瀑。

圆墩峰
  圆墩峰位于灵山西脉睡美人之秀鼻处,海拔1324米,峰圆似墩,浑然一体,故名圆墩峰。圆墩峰南北悬岩万仞,石缝中横长的古松,形状各异。峰侧雨汛壁,雨前一两天即有泉涌。圆墩峰因峰岩皆异奇险合一,为历代释道高人云游之地,明代建有三仙宫于绝顶,凿壁为墙覆以铁瓦,供三仙神像。峰腰间有嶝道。当地居民常登峰膜拜,传说曾有不肖道徒,猥亵进香少妇,官宇立即倒塌,三仙即化成三制巨鸟飞去,今尚存残壁,壁上“乾隆六十年”石刻依稀可辨。峰北石壁上,有人物花鸟岩画,画中有一巨大箭头向山湾指去,传说是黄巢留下的藏宝图,峰下有古道,宽可列骑而行。

天梯峰
  天梯峰位于老鸦峰南,海拔1496米,为灵山最高峰,峰脊有天然石阶如天梯,故名。明贡生周绍斗游此峰时写有“抠衣携履上天梯”诗句。峰顶怪石数以万计。
  天梯峰虽有天然石梯,但险处却猿猴难攀,传说北宋名将孟良在险处凿石百级,并刻石以志,今题刻风化,不可辨认。又传说古时曾有一樵童,经阶梯爬上峰顶,建有二仙人坐于云端下棋,遂叠起3块石头,踏石观棋。至暮,仙人曰:“尔在此观棋,可知家中变故?吾等将去蓬莱赴会,尔可回。”言罢袖袍一挥,将樵童送下山去。樵童回到村里,家里房屋早已倒塌,父母早已亡故,摸摸腰间的柴刀,已经柄腐刀锈。樵童和乡亲们说起自己的经历,乡亲们都尊他为太祖公,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据说,樵童观棋的叠石尚存。 

迷仙坛
  迷仙坛位于世永亭西面,此处是一块数千平方米的高山台地,传说仙姑因迷路,而夜宿于此,故名迷仙坛。迷仙坛被四周锯齿形的山峰环抱,有奇峰、怪石、龙泉、古寺等诸多景点。
迷仙坛中部有一岩洞,由两块手掌形巨石合成,洞高丈余,内空近20平方米,石称观音合掌石,洞称迷仙岩。洞中有天然石神龛,供奉迷仙像,常有山民到此祀拜。石龛旁的岩壁上有一小孔,传说古时每日流米数斗,供九龙寺僧众食用

Miss qian(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