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集中营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上饶县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及爱国进步人士760余人。景区座落于江西上饶市城区南部(今茅家岭街道境内),景区总体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建筑物及23处遗址、遗迹,景区可分五大参观游览区。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是全国重点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色历史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集中营景区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该陵园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由南京军区、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刘华清等为陵园题了词。

  上饶集中营景区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2009年6月8日上午,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在烈士纪念馆门前举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至此,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成为上饶市第8个拥有这一品牌的景区。该景区也是上饶市唯一红色旅游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建平,副市长廖其志出席挂牌仪式并为其揭牌。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立足长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细化工作,全面整改,提高服务。他们通过近3年的努力,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于2009年1月正式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江西省红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烈士纪念馆
 
  为了缅怀在当年在上饶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上饶人民在当年上饶集中营旧址上修建了一座白色雄伟的建筑,这就是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而这座纪念馆的设计师赖少其同志,就是当年从上饶集中营逃生的革命志士之一。
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通过声、光、图、物等形式,生动地再现集中营革命烈士英勇斗争的光辉岁月。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和烈士遗物。如今这里已成为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的全国中小学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6月8日上午,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在烈士纪念馆门前举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仪式。至此,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成为上饶市第8个拥有这一品牌的景区。该景区也是上饶市唯一红色旅游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烈士纪念碑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6年,重建于1959年,位于茅家岭雷公山中腰,座东朝西,高28.5米,呈正方形,其中碑座高7米,长宽各20米,正面刻有周恩来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九个镏金题词,东面刻有刘少奇、朱德题词;南面和北面分别刻有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委员会题文,碑底座刻有烈士纪念碑碑文。整座碑系花岗石分砌而成,呈银灰色,气势雄伟,庄严壮观[1] 。

烈士陵园
  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中心,东侧为烈士公墓,南侧为子芳亭、施奇烈士塑像;北侧为十五烈士被秘密杀害处,西南侧是集中营茅家岭监狱旧址及摆着各种刑具的审讯室。其中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6年,重建于1959年,位于茅家岭雷公山中腰,座东朝西,高28.5米,呈正方形,其中碑座高7米,长宽各20米,正面刻有周恩来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九个镏金题词,东面刻有刘少奇、朱德题词;南面和北面分别刻有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委员会题文,碑底座刻有烈士纪念碑碑文;整座碑系花岗石分砌而成,呈银灰色,气势雄伟,庄严壮观。
 
  茅家岭监狱旧址位于信州区茅家岭村,原为上饶集中营禁闭室,是狱中之狱,故称“黑地狱”。内置铁丝笼、烧辣椒水用的大铁锅。旧址由四个悬山顶合围组成。木结构,砖石墙,封闭式庙宇建筑。
审讯室建筑为木结构民房。
  刑讯室,是对革命志士刑讯逼供的地方。被俘革命同志经过苦工劳役后,其中革命中坚分子送来此处受酷刑。内置老虎凳、烙铁等刑具。旧址建筑为茅草棚,面宽9米,进深3米。

  上饶集中营的政训是从精神上折磨人,军训则是从肉体上折磨人。集中营的刑罚名目繁多,甚为残酷常用刑有“金”(针刺)、“木”(棍打)、“水”(灌辣椒水)、“火”(用烧红的铁板或铁条烫身)、“土”(活埋)、“风”(冬天肃光衣服站在室外让寒风吹)、“站”(铁丝笼)、“吞”(吞食跳蚤虱子)、“纹”(用绳索绑勒项颈)、“毒”(饭菜里放毒药)。另外还有花样翻新的操型:如“特别操”、“三点成一线”、“两腿半分弯”、“猴子抱桩”等等,不一而足,惨无人道。在上饶集中营里被敌特杀害和折磨致死的革命志士达200余人。

  在上饶集中营这座黑狱里,被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同国民党特务展开了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抗争,领导狱中斗争的核心力量是中共秘密支部。 

 

Miss qian(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