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昌市水务工作以建设“鄱湖明珠・中国水都”为契机,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大力推进水务建设,积极加强水务管理,不断深化水务改革,开创了水务事业的新局面。
成功应对赣江南昌段罕见早汛
今年,我市水旱灾害呈现出早发、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1月1日至10月3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1659毫米,与常年全年平均降雨量偏多13%。3月10日,赣江南昌段发生历史罕见的早汛,过程涨幅达6.33米,洪峰水位20.44米,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高;5月12日8时至20时,市城区平均降雨量150毫米,降水量为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4位。
受强降雨影响,5月12日赣江南昌段、抚河李家渡站、潦河万家埠站过程涨幅分别为1.39米、1.88米、4.13米,5月13日锦江松湖街发生超警戒1.86米洪水,全市有160座水库和439座山塘超汛限运行。8月21日20时至23时,我市遭遇突发性强降雨并伴有强雷电,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市城区,部分地段甚至达到了174毫米。面对严峻的工作形势,市县水务和防汛部门未雨绸缪,超前部署,扎实工作,突出加强在建工程保安、中小河流防守、城市排涝管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了全市防汛安全。
全年可落实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
据了解,1-10月份,全市共到位市级以上水务建设资金5.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2亿多元,预计全年可落实市级以上水务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按照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要求,市水务局进一步加快城市水务建设,夯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水安全保障基础。
同时,市水务局加快城市水务建设,赣江生米九龙湖防洪大堤工程、滕王阁挡洪墙改造工程、昌南大道东延工程、五河治理昌北防洪堤工程进展顺利,启动南昌航空城防洪治涝工程、大象湖水系、西桃花河、赣东大堤岸线、乌沙河及幸福渠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城市排水管网、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设,水务基础支撑和保障不断增强。
全面完成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任务
汛后,我市全面开展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底前完成投资不低于8亿元,全面完成为期三年的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3个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快安义县第4批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启动新南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南昌县蒋巷高梧灌溉站工程,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1.7万亩。
同时,解决了10万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23座重点小(二)型水库、2座地方重点小(二)型水库和21座一般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鄱阳湖二期第6个单项工程三江联圩、廿四联圩建设;实施青山湖区全国第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4处;治理水土流失6万亩。
编制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我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制订《南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2011年-2013年)实施方案》,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推进分解;实施2012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开展节水知识竞赛活动和“节水宣传进农村”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组织编制南昌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完成《南昌市水量分配细化方案》修改,开展干旱条件下南昌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青山湖、朝阳、红谷滩、象湖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污水74.6万吨,负荷率88.8%。加快城市水资源工程建设,瑶湖污水处理厂污水配套收集管网的建设6月底前通水,厂区内建设已完工并投入运行,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增设消毒设施项目立项,完成污泥临时应急处置项目,重新启动污泥长期处置项目前期工作。
立案查处水理违法案件223起
市水务局加强了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全市填湖造地调查核实和执法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填湖造地、造物、造景等非法行为;落实河道采砂长效管理机制,1-10月,市水政执法队累计开展执法巡查7000余人次,立案查处水理违法案件223起,与公安部门联合办案6起,罚没收缴300余万元,28名非法采砂被刑拘,已判决2人,确保了全市河道采砂始终安全可控。
此外,强化行政审批服务,1-10月,市水务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61件,办结率及承诺期限内办结率均达到100%,受到管理服务对象好评。强化城市涉水工程管理,1-10月,共处理数字城管交办件1000余件,及时办结,做到件件有回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