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关楼
历代官府多次在剑门关关隘修建关楼,均毁于战火,明时又重新建造,清时几经修复,
使关楼更加雄壮美观,可惜这样一座历时数百年的巍峨建筑却于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1966年,郭沫若、于立群来剑门,郭老即兴题诗一首:“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秦道栈无迹,汉砖土欲融。群山齿尽黑,万砾色皆红。主席思潮壮,人民天下雄。”于立群也挥笔写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条幅。1992年重修的关楼位于大家看到的新关楼对面, 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关楼严重受损,2009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大家看到的关楼就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关楼宽 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结构,气势恢宏。[1]
孔明立关像
过关往南,游道右边的这尊雕塑叫孔明立关。据《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
孔明立关像
孔明立关像
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舆地广记》也记载:“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剑门关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而设立,诸葛亮设立了剑门关,架设了飞梁阁道,以后又多次经过剑门关,在出歧山伐魏时,也多次往来于剑门关,他上《出师表》后,“率诸军北驻汉中”时,也经过了剑门关。[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