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金昌大姜
昌邑南逄大姜以历史久远、种植面积大、产质高、质量上乘而远近闻名,南逄素有“姜乡”之称。
姜,学名亦称生姜,姜科,多年草本,做一年生栽培。叶似箭竹,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春分取母姜种植,霜降前收获。它喜阴湿温暖,易载于壤土或粘土。我国中部或南部普遍栽培。我国栽培姜的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论语》,有“不撒姜食”之说。
昌邑都昌盛产大姜,素有“姜乡”之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都昌大姜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各种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可做调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欲,以及补肾、祛寒、解毒等。近几年,经科学研究测定,在抗衰老,防癌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特殊效能。
姜虽其貌不扬,但却以他去腥除膻本领、辛辣芳香气味和温中解表功效而深的人们喜爱。其所含挥发油、姜辣素、淀粉,纤维素及挥发油中所含的姜油酮、姜醇、姜酚、等均是调味和医药的有效成分。
常食大姜,有益健康。《本草纲目》中说:姜辛而不荤,驱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本草纲目》记叙了可用生姜、干姜治四十多种疾病。民间早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之说,本地也有“吃了南逄姜,不用开药方”的民谚。
据当地老人们讲,过去缺医少药,人们风寒感冒,腹泻肚痛,很少有人去请医生,烧碗姜汤喝,,就能止痛止泻。谁家的儿媳妇做月子受了凉,用姜熬红糖,服后就好。《东坡杂记》曾描写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年纪八十岁,颜色仍如童子。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1995年,在青岛大姜订货会上,有关专家说,常食姜可预防癌症。
姜是许多中药方中不可缺少的。中医常常开完药方后,在药方下面注上“姜做引子,水煎服”。药引子,用量小,不为主药,但却其肯定药效不佳,达不到理想的疗效。
姜是上等作料。烹调蔬菜时,放些生姜,可使菜肴清香爽口,食欲顿增;烧鱼炖肉加些姜片,可使鱼肉味道鲜美异常。现代家庭中,还将生姜做成酱菜、糖腌姜以作佐餐调料;宴席间也常有人喊出“来盘肉炒姜丝”寻常百姓家的主妇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姜的妙用:煎鱼用生姜在温热的锅里擦一擦,待油热后放鱼鱼皮不易沾破;解冻肉时,用姜汁浸渍肉味更佳;保持咸鱼、咸肉不变味,只要把生姜、花椒粉洒在上面就行…
为了实现大姜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昌邑市通过脱毒大姜良种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引导大姜品种的改良升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大姜种植区的生产条件,并加快大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步伐,让姜农“抱团”发展,多方合力打造出“金昌大姜”特色农业品牌。据了解,今年该市大姜种植面积9万多亩,预计总产量达50多万吨。今年的大姜产量比往年明显高了,价格也好,多亏了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水利条件,专业合作社又提供了产销服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