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县龙坑镇政府驻地马家湾北约2公里处原川黔公路西侧土坎上,距龙坑场街口200余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始建,二十一年(1895年)落成。坊身坐北向南,由大小60多块青石雕组装而成,四柱三门五楼,通面阔7.24米。通高14米。
四根方形立柱,两中柱高6.65米,两边柱高4.86米,四柱南北两面嵌抱鼓石,石狮和石佛反撑立柱,两根边柱的东西侧,各有滚礅石夹护。明间门高4.68米,宽2.60米,小额坊下嵌龙头雀替承托;两次间门均高3.57米,宽1.2米,小额坊下有镂空几何纹花罩和蝙蝠纹装饰。两次楼匾上均镌刻建坊年月。
坊身第一层:在明间额坊上两中柱间嵌横匾,镌刻“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两中柱外侧有嵌石雕刻装饰,并立有一高拱柱,霸王拳斜向伸出。两边柱顶为边楼。庑殿顶、筒瓦,翼角外展上翘,下悬铜锋。脊端为鱼形鸱吻,脊上有圆雕石人。第二层:正楼雕花小额坊下嵌横匾,刻建坊题记,两侧为高拱柱,各有高浮雕人物站像,霸王拳外展。东西侧两次楼,结构装饰与边楼同。第三层:正楼平板坊上置两石斗,上承庑殿顶,正脊顶部正中竖半椭圆形镂空龙纹雕饰,中刻莲花,上为透雕草书“福”字。檐下正中嵌五龙牌圣旨透雕竖匾一方。“圣旨”二字阳刻鎏金,底色青蓝。牌坊南北两侧结构相同,雕刻内容略有差别。四根立柱上共刻五副楹联,分别为黎庶昌、潘霨等人手迹,“乐善好施”四字,为遵义书法家王藻章题写。
建坊题记称,咸同年间,遵义县培英、湘川等三座书院毁于兵燹,记名总兵何行保捐银600两,“于城南购置书院一所,以复培英之额,并捐田业四份,契价银二千五百六十两”,作教师工资及学生伙食灯油费。据清廷规定,凡对地方公益事业“捐银至千两以上者”,可以“请旨建坊”,给于“乐善好施”字样褒奖,此坊是为表彰何行保捐资办学而建的功德坊。
龙坑石碑坊雕刻精美,其人物造像、楼阁亭榭、动物花卉、几何图案等雕刻有很高艺术性,充分运用了浮雕、透雕、圆雕、阴刻等技法,是省内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牌坊。1958年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