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沙集乡大刘楼村80岁的老党员刘明存,30多年来坚持为村里义务修路、补路,把长约2公里的出村路修补得平平整整。附近村民走在平坦的道路上,都格外感激刘明存老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党员愚公”。
至今已有50年党龄的刘明存,曾任村干部多年。在任村干部期间,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讲带头,处处做奉献,从不贪占一针一线的便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高,七八十年代,他曾多次获得县、乡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上了年纪后,他主动让贤,不再当村干部。
虽然“退下来”了,但他为村里服务的劲头没有退。看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特别是唯一的出村路一到雨雪天就泥坑遍布,基本无法出行,他就打定主意,终生为村里义务修路、护路。
没有什么誓言,更没有什么仪式,但刘明存说干就干!他自费买了扫帚、架子车、铁锨等工具,第二天就上路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除农忙时节外,刘明存几乎天天都要在路上干活,即使在春节和中秋节都没有耽误过。
2010年前两三年,由于出村路修成了柏油路,刘明存就主要养护和修补村内的路,活轻了些,他就又主动担起了为大刘楼村小学清理垃圾、打扫厕所的活。校长任秀梅说,老人家为学校干活这么多年,没向学校要过一分钱。去年冬天,任秀梅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自己掏钱为他买了一双棉鞋,当时他说啥都不要,任秀梅说,你就当是闺女孝顺你的中不?好说歹说他才收下。
2010年,由于重车反复碾压和大雨冲刷,这条出村路上出现了许多大坑,大的坑都能把车轮子整个陷进去,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大刘楼村小学500多名学生和村民出行安全、便利,老人不顾年老体弱,决心修补好这条路。
当年夏天,刘明存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去修路。为了备齐垫路的砖块和砂石料,他经常往返四五里路去附近的窑厂或翻砂厂搜集废弃的煤渣、砖头和瓦片。为垫一个大坑,村内一个水坑里废弃的牛槽都被他捞了出来。这还不够,他就拿着自己每月60元的养老金积攒下来的钱去买砖。砖厂老板获悉情况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只收取了装卸费用,无偿赠送了两车砖。
他先把这些砖头一堆一堆的卸在路边,再把这些砖块一块块铺在坑洼处,夯实。孩子心疼他:你这么大年纪了,路上过来过去的都是车,万一撞着了你,怎么办?于是,他就趁早上、晚上车辆少的时候垫路。很多时候,晚上一直干到十来点,睡上几个小时,凌晨两点又起床干活。
平整路面,边垫边补,他这一干,又坚持了四五年。附近宋庄一对60多岁的老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感染,自发垫起了村里的路。
刘明存老伴去世快30年了,独居的他腿脚不便,已经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地步,但他从不麻烦任何人。孩子给的零花钱和他自己的养老金他不舍得用在看病上,也不舍得用在吃喝上,但他舍得花在修路上。作为一个老党员,刘明存一生的榜样就是焦裕禄,他说,焦裕禄战风沙累死在兰考,自己和他比起来差的很远很远,自己只要活一天,就要向焦裕禄学习一天!活一天,就要为村里修一天路,能站着修,站着修,不能站着,爬着也要修!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就是老党员刘明存。他虽然没有什么光辉业绩,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这就是为党增辉,这就是党员风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