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One:自然的馈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中国式的生存之道,也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东台有着85公里长的海岸线,生活着15000名“专业渔民”,海鲜自然成了东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每年的立春到夏至这5个多月时间,是海捕的黄金季节,成队的渔船出发了。清明汛期间旺发的小黄鱼,谷雨汛期间旺发的鲳鳊鱼,立夏汛期间旺发的马鲛鱼等,都是各路渔商的抢手货,也是每个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时令菜。文蛤,东台俗称“欢子”“差火”,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东台人家庭中最常见的海鲜,或生炒或清烧,扑鼻的鲜味迎面而来。海虾,俗称“鲜哈”,洗干净,呛点酒,洒上葱姜等作料,即是一盘很好的下酒菜,透过虾透明的壳,可以看到它的五脏六腑,有时觉着吃着真残忍。醉泥螺,醉蟹,麻虾酱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馈赠礼品,这是东台人智慧的结晶,也是这些天然食材在不改变原味的基础上转化为食物的完美体现,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Episode Two:时间的味道
讲到海,不能不提到盐。东台自古以盐置县,先有西溪,后建东台,并以盐场闻名遐迩。现在还有许多地名以盐灶和盐场命名,不过我至今都没搞清楚它们的具体方位和个数。提到盐场,就会想到盐官范仲淹,这位影响了中国中学生语文生涯的一位先贤。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至今仍为东台历届领导所标榜。把一个人的名字定为一个地名或桥名或路名,这在中国很常见。但是把一个人的理念烙印在一座城市千百年,这是鲜见的。东台境内一马平川,气候温和湿润,为了很好的保存食物,用盐腌腊是最古老的方式。每逢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东亭菜场门前总会看到一群人提着竹篮,上面挂着一串串白的东西在叫卖。听说那是羊肠,灌香肠的时节到了。东台人喜欢吃香肠,而且只在春节吃,让这种一年一季的食物变的相当的诱人。我吃过南京,广东,四川,重庆的香肠,做法都不一样,但惟独觉得东台的味道独特,似乎这里的气候造就了这种不干不辣不甜但却掺杂了五味的味道,时光远逝,家乡的味道必会伴随一生。除了腌香肠,东台人还会风干鸡鸭鱼等食物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会挂满一串又一串,洋溢着春节的味道。腌腊,风干等手法被东台人运用的恰到好处,流传至今,保鲜食物的同时也将食物口感变的更加醇美。这是盐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更是年的味道。
Episode Three:主食的故事
讲到海,提到盐,就会想到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