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

家乡区县: 韶关市曲江区

金默玉(1918.9.14—2014.5.26),本名爱新觉罗·显琦,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七女,川岛芳子胞妹,被称为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三位异母姐姐抚养长大。新中国建国后,金默玉致力于教育事业和中日友好交流活动,曾与美术教育家马万里有过一段婚姻。

金默玉,1918年出生于辽宁旅顺,清朝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与第四侧妃所生幼女,排行第十七,其姐是叱咤一时的金壁辉(日本名川岛芳子)。
金默玉出生时清朝皇室已被逐出紫禁城,父亲也在东北流亡。尽管没有赶上肃王府的鼎盛年代,金默玉的家庭生活仍充斥着王室作派。逢年过节一定要拜祭祖宗,见到同族亲戚还要请安,不能失了礼节。女孩子的规矩更多,宴会上金默玉和姐姐们不能去夹远处的菜,这种不雅观的事通常由奶妈代劳。但奶妈一样菜只会夹一点,即使吃不饱也不能表露出来,回家了再由奶妈给开小灶。对于王府里的各种规矩,金默玉的兄姐都无条件遵守,而金默玉却想要更多自由。王府要求格格出门要有奶妈看着,金默玉去上学奶妈也跟着,她觉得别扭坚持不要,姐姐们因此叫她“革命儿”。

金默玉19岁时打算成为一名四处游历的女记者或者歌唱演员,王府里的长辈们被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能出去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但金默玉显示出了和父亲一样的固执。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默玉被迫中断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她瞒着家人找到一家日本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还不用坐班。
那时的金默玉已像个真正的职业妇女,烫着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柳细,穿着碎花旗袍。青年时的她喜欢骑马和打网球,都是当时最时髦的运动。有次金默玉穿着旗袍、剪个短短男式头发的照片被照相馆放大了搁在橱窗里,她的哥哥无意中看到,震怒:怎么可以随便挂在外面让人看!照相馆的人吓坏了,赶忙用相框镶了送到肃王府里,而金默玉却不以为然。王府生活不愁吃穿,年轻时的金默玉习惯于随意花钱,往往薪水还没发就预支光了。亲戚朋友到公司来买东西一律挂她账上,同事们下班了由她请去吃西餐,到了月底一算她反而欠公司的钱。那时她根本不知道有天她会靠打毛衣来维持一家生计。

954年,36岁的金默玉结婚了。大喜那天旗袍是借来的,请帖则是丈夫马万里亲笔书写。金默玉表示那天看着大红的喜帖,忽然感慨怎么就这样把自己嫁出去了。要是在过去她或许已像姐姐们一样嫁给某位蒙古王爷,她们是满蒙联姻的重要工具,不过金默玉从小就和她们不一样。在北京的时候,她拒绝了家里人的提亲,冲着他们喊:“我的事,你们谁都不要管!”这样的婚礼或许潦草了些,却是她自己选择的。
丈夫马万里是当时国内极负盛名的花鸟画家,他此前曾有过两次婚姻。遇到金默玉时马万里还住在女儿家里,女儿家很小,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画画。他因此心灰意冷,一度产生自杀念头。金默玉的出现让他重新有了作画的地方,也有了一个家。然而没想到灾难很快降临。

1958年2月,离春节还有5天,金默玉突然从家中被带走,开始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唯一的罪名就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为了不连累丈夫,金默玉在监狱中申请了离婚,她决定独自度过漫长的刑期。1973年,刑满释放的金默玉来到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农场工人。在天津茶淀农场,一个叫施有为的上海人闯进了金默玉的生活,他将一把自制的小铁锹、一本日语版的《人民中国》送给了金默玉。他对金默玉郑重表示:我没钱,也是穷人,你的出身我知道,没关系的。听了施有为的朴素话语,金默玉心里有底了,很快答应了他的求婚。施有为向农场的几个单身汉借了120元钱,简简单单地把婚礼办了。
多年后回顾过往,金默玉表示她这一生做过最正确的事有两件:一是没有离开内地去香港,一是在监狱中没有陷害过任何好人:“在日本读书时家庭教师告诉我, 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

20世纪90年代末期,金默玉在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在晚年,她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邻居们都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老太太。然而金默玉却不觉得自己的一生有什么特殊,她已经很少回北京,和同族之间也都不太来往。
2007年,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专访了80多岁高龄的金默玉,老太太的生活习惯前卫的像艺术青年:凌晨六七点钟睡,下午两三点钟起,开朗得犹如孩童,让人很难相信有着这样笑容的老人身后曾有大起大落的坎坷人生。而当这一切过去,她仍然可以说出:“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
2014年5月26日,“末代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在北京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95岁。

@三半人(2015-05-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