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面豆花

家乡彭水位于武陵山腹地的皱褶地带。这里山高林密,江河纵横,气候温润,不仅是全国闻名的优质烤烟大县,年轻直辖市唯一的水能基地,而且出产质量上佳的五谷杂粮。这不,我正要为你介绍我们彭水的荞面豆花呢。

家乡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地,尚属未完全开化地域,和思维方式一样,耕作方式也十分传统,乡亲们世世代代在山沟里摸爬滚打,饥一顿饱一顿打发着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贫,对能管饱的荞麦自然十二分忠爱。“荞翻山,麦打坐,小米吃了鸡都管不住一个”这段顺口溜足以说明我们当地人对荞麦的感情,可以说在无数个困难的年月,荞麦就是救命王。

改革开发后,乡亲们饭碗里的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了,随也没想到,过去吃多了、吃怕了的荞麦竟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珍馐。许多头脑精明的人在县城的街边巷尾随便租一间店铺,准备好锅碗瓢盆,买来荞面,办好佐料,磨好豆花,再挂一个“荞面豆花”的幌子,就算是开张大吉了。你只要在县城,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嗅到氤氲的荞面豆花气息,下力的“背篼”、上班的公务员、穿西装的大老板,只要有那么点时间,就会三三两两钻进不论哪个荞面豆花馆,图的就是这东西一爽二饱三解渴,还不担搁时间。可以说我们当地人对荞面豆花有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走州过县的外地人只要在我们彭水吃上一回便念念不忘,就连前来支教的美国老师在被这特有的麻辣鲜香折腾得死去活来时,也“OK”不已。你说我们的荞面豆花巴不巴实!

当然,荞面豆花的制作过程远不是我说的这样简单。将鲜豆花做好用温火煨起后,就该准备佐料了。糊辣壳海椒、芝麻粉、炸黄豆、葱花儿、蒜泥、姜水、精盐、味精是必不可少的,接着是和面、擀面、再将擀好的面切成面条粗细的荞面丝待用。客官来了,先将荞面丝煮熟起锅盛入海碗,随后舀上一勺鲜豆花,加上窖水(养豆花的水,多少随个人爱好),一份清清爽爽、香气四溢的荞面豆花就做成了。那碗中鲜豆花静卧一旁,白似凝脂;荞面丝蜿蜒其间,状若游龙,再端来一碟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调和(佐料),能不勾起你的食欲吗?不把你整得酣畅淋漓才怪。如果你有雅兴,不妨再请店家给你勾上二两龙塘沟的老白干(我们当地出产的一种烈性酒,以劲大香醇著称),你就明白做神仙是什么滋味了!

近几年,为将这一特色小吃做大做强做出名气,县政府还特意为少数有示范作用的荞面豆花馆挂上了“政府命名特色小吃”的金匾。

朋友:不客气地说,假如你到过我们彭水却没能吃上荞面豆花,就等于没来过彭水。你说要真是那样算不算一种遗憾?

缺根筋(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