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宋朝北宋皇陵从宋太祖乾德六年开始兴建,陵园总面积曾达到25平方公
里,经过千年来的无数劫难后,只有遗址尚存。这些散布的田野之上的近千件石雕像,是研究北宋王朝的珍贵资料。
在今天的巩义博物馆里,北宋时期的文臣、武将的石雕人头像有很多,它们虽然年代久远,但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为研究北宋的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北宋皇陵的石雕技术水平之高是其它陵寝无法比拟的,这里的石刻造像群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除皇陵外,巩义还有亲王、公主、皇子、皇孙及诸王夫人墓144座,名将功勋墓8座,帝室宗亲陵墓约千余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宋陵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这些石刻群,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宋代石刻群,它是研究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另外,宋陵有不少碑碣,出自名人之手,也是研究
北宋皇陵近景
北宋皇陵近景(20张)
中国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各陵园都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四部分组成,围绕陵园还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陵台植松柏,横竖成行,四季常青。陵园内种松柏,陵区四周种植枳橘。
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八陵的顺序依次是:
宋宣祖的永安陵
宋太祖的永昌陵
宋太宗的永熙陵
宋真宗的永定陵
宋仁宗的永昭陵
宋英宗的永厚陵
宋神宗的永裕陵
宋哲宗的永泰陵
西村陵区
距县城15公里,位于常封村西2.5公里处,称为“龙洼”, 包括永安陵,即太祖(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弘殷)和其母杜氏合葬陵;永昌陵,即宋太祖赵匡胤陵。另外,还葬有皇后陵10座及子孙墓140多座。
蔡庄陵区
在西村陵区东北约3公里蔡庄附近,主要包括
河南巩义宋仁宗永昭陵修复后正面景观
河南巩义宋仁宗永昭陵修复后正面景观
永定陵,即真宗赵恒陵, 以及高怀德墓,蔡齐墓,包拯墓,寇准墓等。永定陵现存地面石刻是宋陵中保存最好的。
县城陵区
在宋陵的最北部,是东西咽喉要道,包括永昭陵,即仁宗陵;永厚陵,即英宗陵。两陵东西排列,相距200米左右。
八陵陵区
陵区距县城15公里,包括永裕陵,即神宗赵顼陵;永泰陵,即哲宗赵熙陵。
四处陵区中,县城陵区永昭陵于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大型皇帝寝陵抢救保护示范工程,经过整修重建,199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