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闲来无事,遂决定去成都转转。
出发前跟鸢尾同学要了推荐的食肆,准备完全照着她的推荐吃,问我这种向来啥事都自己动手的为啥找别人帮忙?一来人家是地头蛇,我不问她问谁。二来我时间不多,抓紧吃才是王道,自然要优中选优。在此先感谢鸢尾同学的大力帮助,下次等你在的时候再去。
成都历来就是巴蜀大地的中心,经济发达的同时,自然汇聚四方美食,虽总是听成都之外的人说成都吃不到特别正宗的某某吃食,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北上广能吃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食物,但能算上正宗的寥寥无几。这样的区域中心级别的城市在饮食方面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博而广,而不是精而纯。当然,对一个来自于没有饮食基础的北方城市的人来说,只要不忌口,来成都自然什么都觉得好吃,挑剔也挑剔不出来啊。别提辣不辣这些,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复合味只是川菜的一部分,之所以辣味出名,只不过是符合现在国人的生活节奏,追求刺激和爽快的生活方式罢了。反正短短两日,我食兔头,吸牛髓,也算见识到成都人民口味之杂,饮食之精,吃的那是欢畅不已。所谓胃里巴适了,心才能巴适,实非虚话。
有时候吃撑了,除了要溜达溜达消食外,到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中坐一坐,喝杯清茶,看周边的人打麻将也是乐事一件。成都人凡事图个巴适,虽然夏季炎热,但林中茶铺却无丝毫热意,反倒是一杯杯的茶水下肚后,通透感遍及全身,清凉之意兀然涌出。茶的质量虽然一般,也远比不上潮汕,福建等地饮茶的讲究,但却深得茶道之味,远没有那些繁文缛节。一张桌子坐几人都可以,一暖壶开水放在脚边,靠着青竹椅,听着四周人的交谈声,麻将哗哗的声音,安然出神。
蜀汉灭亡之际刘婵去到北方,每日轻歌曼舞不断,终发“乐不思蜀”之说。这个典故当为后人杜撰,另觉后主也是人才,深知韬光养晦之道。但说到底,北方苦寒之地,又哪有巴蜀大地来的巴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