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指南折叠编辑本段
交通
在玉溪中心客运站乘到江川的班车,行车40分钟。
美食
星云湖历史上以盛产大头鱼著名,渔获物中大头鱼占50%,鲤、鲫鱼占30%,星云白鱼占20%。自一九五七年移入青、草、鲢、捕鱼后,渔获物中品种比例逐渐由大头鱼为主转变为以青、草、鲢、鳙鱼为主。一九八O年由外地移入鲂鱼(武昌鱼)。一九八二年移入太湖短吻银鱼。八四年移入滇池高背鲫鱼。这三种鱼,已形成种群。一九八七年银鱼产量80多万斤,上升为第一位。捕银鱼的船只高达937只。湖西面建起了银鱼速冻厂。目前原有的云南光唇鱼种中华螃鲂已灭绝。大头鱼人工少量放养,也面临灭绝的境地。据旧志载,大头鱼古时称碌鱼,似鲤而首巨,油多而味美。
历史文化
江川一向为临元孔道。明清时期,境内航运事业曾很发达,雍正《临安府志》有以江川坐船到澄江的记载。海门桥也因地处交通要道而兴盛。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后逐渐冷落。直到 1953年4月,木船还可以从隔河上下。现有机动客轮三艘,往来于星云湖和抚仙湖之间。木船运输已淘汰。
过去,由于夏秋多雨,星湖暴涨,隔河雍塞,极易泛滥成灾。明末姜思睿和清雍正时鄂尔泰两次疏浚两湖出口。嘉庆九年( 1804年)县令许享又和邻县联合疏浚,并且规定年年流通,分断立碑为记。民国十一年底(1922年)蒙自道尹秦光弟对星云、抚仙两湖口组织了较大的修凿工程。工程中使用了炸药、铁轨、矿兜等较为先进的工具。比以前河道凿宽4-7尺,凿深3—4尺。新开河道两里多。接通清水沟(抚仙湖出口),并延长和加固石堤。全部工程断断续续,前后达10年之久。两湖口开凿前后耗资4 0万元。星云湖周围涸出湖田4000多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