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林是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在云南元谋盆地和西藏的阿里扎达盆地最为发育,此外,云南的江川、南涧、四川的西昌、寸肃的天水和新疆的叶城等地也有分布,但是,就面积、观赏性、典型性和密集程度看,它们都不能与元谋土林相比。
大同土林位于山西省大同县杜庄乡,处在桑干河畔大同盆地的边缘,方圆一公里,南北绵延3公里。在附近河流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态的土台、土柱、土崖、土岭等地貌,行走其中,仿佛置身“魔鬼城”中。
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是在干热气候和地面相对抬升的环境下,暴雨径流强烈侵蚀、切割地表深厚的松散碎屑沉积物所形成的分割破碎的地形。又因沉积物顶部有铁质风化壳,或夹铁质、钙质胶结砂砾层,对下部土层起保护伞作用,加上沉积物垂直节理发育,使凸起的残留体侧坡保持陡直。一般高20米左右以至达40米。各柱体常持高度齐一的顶部,是原始沉积面。土林一般出现在盆地或谷地内,以近年在中国云南元谋发现的为最典型。还见于四川西昌黄联关、西藏扎达、甘肃天水与张掖等地。它主要分布于不同时代的高阶地上,系多期形成,反映了古地理变迁和地貌发育过程。
土林是特殊的岩性组合、构造运动、风雨动力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元谋盆地的土林计有13座之多,总面积达42.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0分之一。最壮观的有新华土林、班果土林和已开发成风景区的虎跳滩土林,它们跟其它小区域土林一道组成了国际国内罕见的元谋盆地土林群落。
土林是这些年人们才认识的一种新型的流水浸蚀地貌,是水土流失的艺术结晶。它虽然容易流失,但并非所有的水土流失都能形成土林,而是在特殊的地质结构、土壤成份、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条件下方能形成。因此,土林这种地貌形态在地质地理学科上就显得十分稀有、珍贵。元谋土林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发育典型,类型齐全,千姿百态,色彩丰富,从幼年期的细沟土芽型,发育到中青年期的圆盆土柱型、宽沟城堡型,直至成熟到老年期的坡地残柱型均有保存,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土林家族发展史,对科学界研究土林这种特殊地貌的演化、发展、消亡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土林风景区内出土的大量动植物化石,周边众多的跟土林化石有着紧密联系的史前文化遗迹,如西边3公里的雷老古猿遗址,南边3公里的金锁湾新石器遗址,北边5公里外的豹子洞簧古猿遗址,直至30公里外的元谋人遗址等。一系列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存,向全世界显示了以土林为中心的元谋盆地产出化石之多雄居世界之首,相伴出土的新石器、细石器、旧石器文化遗迹,对解答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远古先民及其生产、生活、劳动等重大自然之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世界研究古人类演绎与起源的关键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土林及周边地区出露的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地层剖面和构造剖面层序完整,出露良好,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古生物、古人类化石,一直是我国南方第四系的标准剖面。截至目前总体水平较高,完成了部分课题,发表了大量论文,不仅为中国大区域的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而又有可能成为国内上新统--早更新统的典型层型界线剖面,近年来已有许多国内知名学者进行对比研究,国际上关于第四系地质的研讨会把元谋作为主要考察点。因此,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在世界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由此可见,元谋土林这座闻名全球的“土林博物馆”,在土林的发育、形成、消亡,古人类的起源、演化、繁衍和第四纪地质的研究中蕴含着极高的科学价值,成为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发掘研究的热点和游人科普教育、游览观光的卖点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然。
往前推一个世纪开始的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往前推35年拉开帷幕的对元谋人元谋古猿的发掘和往前推20多年出现的土林开发,其重要意义在于:这三次影响面宽、规模宏大的多学科的研究、发掘、开发,揭示了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三国时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平南大军在金沙江畔、土林地区遭受"苦水"、"甜水"迷惑和瘴疠侵扰留下的白骨荒冢到元朝忽必烈消灭南宋残余的铁骑在土林周边遗存的兵寨营盘,从奉元世祖之命出使缅甸的马可·波罗穿越湾保、雷宰等土林的西线之行,到徐霞客、杨升庵等名士骚客对土林的生动记述和无限感慨,从元谋土官吾必奎在李闯王大军感召下义旗高悬到吴三桂反清复明判军经元谋入川出滇,千百年间,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这块热土上演出的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今天土林的宝贵遗产,今后还须进一步挖掘,使之更为丰富。
粗犷浑厚、神奇壮观的土林景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罕见的,不可替代的,国际国内知名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唯一性,开发潜力很大。科学界、文化界、旅游部门的专家学者们的观点证实了这一结论,游客的反馈意见也映证了这一科学的结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