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景色奇特,旅游观光价值较高。主要景点区有七锅山冰臼群、洞山果园风景区、沙那水库风景区、乌兰坝十八罗汉奇峰异石风景区和石棚沟石龙山风景区等十余处。其中位于召庙真寂之寺的七锅山冰臼群已被权威学者确定为发现的最大冰臼群,其规模之大,群体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全,属国内外罕见,堪称“世界奇观”,而今天我就问大家介绍一下召庙石窟。
召庙石窟在巴林左旗林东镇一带,自古佛舍古迹颇多,除上京临潢城遗址外,城西的深山古寺又以“东蒙佛教”圣地著称,召庙石窟即是其中较古老的一个,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辽代石窟古迹。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这里说的是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前清时巴林王扩建后,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现在石窟部分及其唇连的七间大殿保存尚好,属契丹文化珍迹。召庙,距林东镇四十里。桃石山远远望去象刀劈一般的悬崖上托起一颗桃石。蒙语将它叫做金-山。与桃石山南北并行相对的一段,叫阿拉申敖拉,即圣水山,山下正对着后召处,有一眼清泉,甜极、凉极。据说当初盛逢庙会,每天万数多人全用此水。
召庙石窟凿于桃石山东侧的悬崖上,召北有一石涧,可攀登至峰顶,从山的西侧上山,有一条S形的石洞,仅容得一身,出口有很窄的一条石缝,名曰“红门”。出口后又临绝壁,只有一跃才上坦途,此道可谓险中有乐。
召庙坐西向东,这与契丹族“朝日”习俗相符。七间大殿,宽二十三米,深六米余。正面壁上百数十浮雕神像中间,穿有三窟。以正中一窟为最大,三个石窟内均有雕像。
关于真寂寺建造年代,前召曾有记载为乾隆九年所建,但实际上是辽末就已经有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