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汉族民间岁时习俗。春节过后,湛江各地的年例活动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年例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不同,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据地方史志记载,年例活动历史悠久,且非粤西地区独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钦州志》和清嘉庆《灵山县志》都记载了当地跳古乡傩闹年例的场面。但是,各地的年例活动中,粤西的年例活动却以其隆重、规模大、范围广、群众参与性强、流派众多等特点而独树一帜。
湛江年例遍地开花,时间各不相同,以下是部分村庄的年例时间和一些特别的年例样本。 梅菉头(正月十五至十七):梅菉头年例是吴川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游神、“爆烧火器”、“摆盅”、“吃年例”、“唱大戏”等内容,旨在祈祷消灾避祸、人畜平安、百业兴旺的大型民俗活动。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用茶饭酒菜热情招待亲戚朋友,充满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一个很特别的年例: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爬刀山
农历二月十一,也是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的年例,麒麟村的“爬刀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刀梯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企盼驱邪消灾,祈福平安。刀梯用锋利的钢刀扎于两支木柱上,梯高18米,36把钢刀,刀刃向上,级距约40厘米,组成梯级。活动分祭梯、立梯、爬梯、收梯四个部分。活动前一天,村民们在村里面的传承人指导下绑扎刀梯,第二天爬刀梯前,首先进行大型巡游。游行结束,三声震天的炮铳响后,人们6人-10人不等组成一组,抬轿绕梯接力狂奔,历时半个多小时。接着,众人合力同心,紧拉8根大绳,徐徐将刀梯升起。10多个身穿白色服装,腰束红腰带的小伙子,赤脚踏着钢刀登上顶层。然后迅速下梯,再度攀登,周而反复。表演完毕,又在三声巨炮响声中,放下刀梯,整个仪式降下帷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