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大动力

家乡区县: 湖北省鄂城区

这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先后承担了国家、省级4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为什么?

“总的来看,鄂州综合改革示范效应已经显现,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鄂州市委书记李兵有几分欣慰,也备感压力。

一级政府三级管理

《瞭望东方周刊》:鄂州是湖北省最小的地级市,可又是湖北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对鄂州来说,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

李兵:鄂州确实是湖北最小的地级市,1596平方公里,109万人口。与湖北省其他地市相比,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地理优势。靠什么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

我们也逐步意识到,改革是鄂州最大的发展资源,这也是鄂州改革发展的经验所得。换句话说,只有改革,才能突破地域空间的局限,才能争得先行先试的权利,也只有改革,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才能提升鄂州的竞争力、影响力和享誉度。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行政层级是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的“三级政府四级管理”,这造成各级政府之间层层设槛、相互分割,也导致政府效率不高,城乡之间市场化通道难以打通,各区域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甚至相互拆台等诸多问题。

因此,我们将破题的第一招瞄准行政层级改革。具体来说,是把“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缩减为“市-主体功能区-新社区”的“一级政府三级管理”。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行政层级改革,你能详细谈谈鄂州是如何缩减,具体又是怎样定位的吗?

李兵:根据鄂州现有的经济板块,我们设立了红莲湖新区等八大主体功能新区,同时,将全市320个行政村规划集并为106个新社区。

主要的脉络大致是:基本公共服务由市级来统筹;主体功能新区则是放下包袱,集中抓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心全部下沉到新社区,像结婚登记、出入境办理、低保等66项服务事项,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而且,为了确保新区实质性发展,我们要求各行政区的党政一把手分别兼任一个新区的一把手。同时,出台了13条扶持政策,赋予新区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实行扁平式管理。

另外,在产业布局上,每个新区须根据各自的禀赋和优势,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和错位发展。

比如说,三江港新区拥有优良的长江岸线、能够实现铁路、水路联运,那么该区就在发展港口物流上大做文章。而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所以就着重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一个印章代替了136个印章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方面,鄂州有哪些探索?

李兵:以前,鄂州行政审批效率不高、发展环境不优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政府对社会管得过宽,管得过细,造成群众遇到什么事都来找政府,围堵政府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会议,决定将市直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向新区下放,以审批和执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简化程序、明确责任、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全部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流程再造,并逐项设计流程图示,加快推进鄂州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蓝蓝蓝蓝(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