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地下核工程

家乡区县: 重庆涪陵区

816地下核工程是指: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
2010年4月份,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建设队伍进行厂房建设,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需要,该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

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2、内部联接

为修建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1公里。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到80年代停工,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没有人知道洞口的确切数字。

3、厂房

A、主厂房

核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

B、反应大厅

位于8层的核反应堆大厅,二三十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型,支架下诺大的工艺管的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窟窿,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就在反应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

C、反应大锅

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洞内的三层,走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穿过一个弯着腰才能进入的两寸多厚的铁门,有一个圆形锅状的池子。

该池子的上口直径在20米左右,深有5米,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

D、中央控制室

位于9层的中央控制室,大厅中央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开关制造厂”的字样,顶上一个19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中间许多电线裸露在空空的铁制架子上,一张发黄的装置显示屏的产品证明书上,写着制造日期:1978年6月30日。几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显示屏上,有各个部位的分布标志。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

巅峰人生(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