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山忆旧

家乡区县: 浙江省南湖区

瓦山即雅山,为乍浦九峰中最西端的一座山峰,距乍浦镇西三公里。据清光绪《平湖县志》载:“雅山,在县东南二十七里,高五十丈,周六里,俗曰瓦山,又呼惹山。多怪石,南泾塘绕其下。山有十景,曰天马峰、梁石峡、游仙洞、头陀石、一脉泉、南极峰、望仙岭、万岁岩、龟石、端石。”

雅山胜景,自古以来,享誉东南。槜李骚人墨客,盘桓赏玩,留有许多诗文墨迹,记其胜景。明正德进士孙玺有《游雅山记》载:“兹山之胜,甲于东南。”嘉靖进士赵伊曾任广西按察副使,致仕后游雅山,留有《雅山十咏》,赞美雅山胜景。明末名士冒辟疆曾携名妓董小宛避兵至雅山小住。入清后,康熙开放海禁,乍浦港口经济繁荣,游人更有增加,东部诸峰如黄山、龙湫等,已为各方游客游览胜地。雅山则因独处乍浦之西,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游人鲜至而渐趋冷落。民国后,乍浦被孙中山先生规划为东方大港,又地处沪杭公路中间,受到各方重视,多次计划开发利用,在黄山建海滨浴场,沪上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游客不断。龙湫山重阳登高,摩肩接踵。而雅山则已被遗忘,即使邑内人士也不知有此佳胜处。许久以来,雅山正犹如一质朴素妆之少女,有待风雅之士,识得天赋,靓面梳理。将其天资丽质,光耀于东海之滨。

据地质考察,雅山的石质为古生代寒武纪(距今约5亿年)硅质白云质灰岩,故以石景取胜。为探寻胜迹,期待日后开发,现简介往日雅山胜景于后。

一脉泉——旧志载,东麓有一脉泉。《九山志》谓:“在山东麓,大干不竭,其水可溉田十亩,今甃以砖,远近汲之。”赵伊诗云——

脉脉寒泉巨海通,

陂塘千顷未为功。

临流昼夜常如此,

吹尽溪头树底风。

风雨沧桑,世事变迁,今山麓村民已不再知有此泉,如不仔细寻觅,已难发现此泉踪迹。但目前农舍旁有水井和池塘,说明此处确有水源,如有意用心勘察,或能使这一千年胜迹,重现人间。

梁石峡——雅山自南向北,一望形似屋脊,南端比北端略高,中间微凹。中部东麓有一条石板路,可以拾级而上。上个世纪80年代,乍浦林场在这里种植桃李等果树70余亩。往上走,路旁会出现许多纹理清晰的石头,有如卧牛、伏虎、骆驼,更有似猕猴者,鬼斧神工,似是天之造化。至山顶,地形平坦,满山树木郁郁葱葱。山顶有路纵贯南北。循路往北,在松林中约百米,有嶙峋怪石集于右侧,周围灌木丛生,野草没膝。登巨石俯视,巨石中有一深邃裂缝,上小下大,可以容人,如有人入其中向上仰望,则有如身在峡中之感。赵伊有《梁石峡》诗云——

杜公远迹行巫峡,

孙子搜冥度石梁。

莫道雅山形胜僻,

高人词客好相将。

天马峰——从山顶往北至山之北端,有大片岩石群,即为天马峰所在。赵伊《天马峰》诗云——

旧传天驷曾星陨,

逐电追风气郁纷。

一见祖龙鞭策影,

挟山超海势难群。

天马峰为一巨大岩石,形似马首,惟妙惟肖。上个世纪80年代,新修县志时,县志办公室曾请人前往摄影,所摄彩照刊登在《平湖县志》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天马峰突遭厄运,未悉天马何罪,竟被宰其首,马头石不翼而飞,也不知去向,遂使天马面目全非。

游仙洞——自天马峰稍南西侧有一羊肠小道,由此下山,山麓有一片竹林,竹林和山体之间曾筑有一路,沿路往北不远,有一大山洞,此即游仙洞。赵伊《游仙洞》诗云——

尝骑白鹿山头下,

此洞人呼仙子房。

索我洞中无处所,

紫芝朱草足春阳。

如今洞口已被几块大石堵塞。民间传说,此洞曾为仙人住处,内生紫芝仙草。前人称此洞甚为深邃,莫测其所往,有误入其中而不能返者,后遂为村民堵塞。

一刻不停歇(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