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

家乡区县: 安徽省全椒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元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解散军政分府,设立县公署。
民国五年,县城基督教堂牧师创办《改良浅语》,宣传教义。“五四”运动后,《改良浅语》改由小学教师米光丙、李世于等人主办,转为宣传新文化思想。民国十年因米、李赴沪求学,《改良浅语》停刊。
本年,我县第一家使用机械生产的马益兴机坊开机织布。
民国八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全椒县立中学学生会组织全城中,小学生500多人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镇压“五四”运动。
民国十一年,全县教师举行总同盟罢教,迫使当局补发了克扣的二成薪金。
民国十二年,3月26日,全椒各界民众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收回旅大。
民国十四年,“五卅”惨案发生后,6月13日,我县各界人士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县城中、小学生数百人举行示威游行,工人和商人也罢工、罢市,以抗议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工人、学生、店员联合组成纠察队,查禁英、美、日货,并募捐支援上海工人斗争。
民国十五年,7月,红枪会、黄旗会分别在大马厂余村、山根王和喻村铺设会堂。
民国十六年,年初,直鲁联军张宗甫旅在县城南屏山被国民革命军击溃。
年底,全椒县自卫团成立。
本年,著名昆虫学家,蚕桑专家常宗会返全椒指导新法养蚕,并提供改良蚕种近500张,全椒一地的蚕业有所发展,直至抗日战争前夕。
民国十七年,4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第二路军总指挥白崇禧率部经全椒北上。6月,共青团西王集六房产村支部建立。
夏,国民党全椒县党部成立。
秋,中国童子军全椒分会成立。
本年,撤销县公署,设立全椒县国民政府。
民国十八年,春,国民党全椒县党部机关报——《全椒导报》创刊,该刊于全椒解放前夕停办。6月,共青团西王集中心支部成立。
本年,改度量衡旧制为全国统一的标准制和市用制。
本年,襄河镇编定街道门牌号码,并造册登记了全镇户口。
本年,全椒、滁县国民政府开始合修滁全公路。
本年,县国民政府建设局在城内主要街道设置煤油风灯。
民国十九年,全椒首次在孔庙后明伦堂放映黑白无声电影。
民国二千年,夏,大水,圩田尽被淹没,冲毁房屋2万余间,淹死665人,饿死1140人。次年,我县旅居于东南亚的爱国侨胞组成“华洋义赈会”,为家乡灾民赈济财物。
本年,田赋征收改银两计征为银元计征。
本年,古河、官渡等地瘟疫流行。
民国二十一年,县国民政府改县自卫团为以学兵为主体的县保安大队。
本年,滁全公路完工,县国民政府从南京招来私人客车一辆,滁全线正式通车。
民国二十二年,10月,安庆女中全椒籍学生史必才被选为安徽省体育代表队队员,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
本年,全椒第一家石印社开业。
民国二十三年,全椒县体育场建成于夫子庙。
本年,商民陈昌华购七座小客车一部,此为全椒第一辆汽车。
民国二十四年,10月,全椒人余君实(女)以安徽省体育代表队队员身份出席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冬,县城搬运工人,反对把头压低工价和强行克扣额外收入,先后两次举行罢工,取得胜利。本年,县内疟疾大流行。
本年,在县体育场举行中学生首届联合运动会。
民国二十五年,县城30多名理发业雇工联合罢工,迫使“理发业公会”取消“理发材料由雇工自备”的提案。
民国二十六年,3月,全县政教职员的薪饷一律改按“国难薪”支付。“国难薪”薪饷额为原薪饷额的二分之一。

追回流逝的星(2015-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