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当地古时曾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当红色砂岩经
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沿垂直节理方向发育,红层便被割成一片片红色孤立的山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不同于国内其他地方,属于青年早期的丹霞,也是丹霞最美的阶段。赤水丹霞不只是单一丹霞地貌,赤水的丹霞结合了瀑布、湿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盖率超过90%,被称为“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而大面积古植被和多种珍惜濒危动植物一起,更成为赤水丹霞最独特的特征。赤水的丹霞地貌,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中国当代丹霞地貌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最权威的专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多次考察赤水后这样评价说:我走过中国的山山水水,赤水,是我所走的地方,发现丹霞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年轻的地貌,是中国丹霞地貌最美的地方。在180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所以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典型,壮观美丽,当属全国第一”、“赤水丹霞地貌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赤水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宝贵财富”。
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 平方公里,缓冲区448.14平方公里,总面积721.78平方公里。是中国丹
霞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赤水的典型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赤水市南部地区,赤水河将核心区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东片(核心区172.22平方公里,缓冲区194.73平方公里)是赤水丹霞地貌分布面积最大、地貌形态最典型的区域主要包括葫市以南、赤水河以东、习水河以西的地区,主要为流水深度侵蚀切割形成的山原峡谷地貌。西片(核心区101.42平方公里,缓冲区253.41平方公里)位于赤水河以西、风溪河以东的赤水市西南部地区,河流切割程度小于东片,以高原峡谷为主。赤水丹霞幽深的峡谷、红崖绝壁、溪流飞瀑以及茂森的森林和竹海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
赤水的丹霞地貌按岩屑特征属于砂岩丹霞地貌,虽然本区出露的地层包括砂岩、砾岩、泥岩、页岩、泥灰岩甚至煤层等多种岩性,但砂岩的分布范围是最广的,尤其是白垩系嘉定统夹关组的厚层长石石英砂岩构成了赤水丹霞地貌发育的主体地层,陡顷节理十分发育,在流水、崩塌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高大雄伟的陡崖坡,坡面垂直光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