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撑起一片天——记恩阳区残联工作人员张海

家乡区县: 巴中市恩阳区

张海,一个80后年轻小伙。上帝给他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先天性右前臂缺失让他的人生遇到了许多挫折,他也因此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更加热爱生活。

靠能力赢得尊重

1982年,张海出生于平昌县黑水乡,出生时就先天性右前臂缺失。乡下没有幼儿园,他只能从小学开始接受教育,对年幼的张海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只能用左手写字。“左右手的笔画完全是对称的。”

由于这个原因,张海写出来的字总是反的。6月份的天气,母亲在院子里边看他写字边晾晒辣椒,写到“3”的时候张海怎么也正不过来,母亲气急了,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这是张海第一次因为身体原因而感到心酸。不甘心的张海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别人看到我的能力,不能输给别人”。从那以后,张海每天专门留出时间来练习写字。

虽然用左手写字让张海很不适应,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左手的写字能力已经和其他同学一样了。他说:“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在考试时做不完试卷,甚至有时候还比他们快。”

初中文化自学考上研究生

1998年,初中毕业的张海家里遭遇变故,爷爷得了食道癌,为给爷爷治病,家里已经所剩无几。还有两个妹妹要读书。这更加重了家里的负担。

初中一毕业,张海就来到黑水乡村小做代课教师。一段时间后,他萌生了“再回学校读书”的想法。在父亲同学的介绍下,张海来到了重庆的一个中专学校学习电子商务。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多才多艺的他渐渐得到校领导的欣赏。

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张海来到了自考培训班学习英语。由于英语基础很差,加之学费问题,张海只学习了半年便再次回到了黑水乡村小代课。回到黑水乡的张海并没有放弃自考之路,“边代课边自考,减轻家里负担。”在代课期间,张海把初高中英语教材全部买回来,按照培训班教的方法自学。

2005年张海英语专科毕业后,开始了本科的学习。为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他买来了英语教材书,对照着磁带练习,用这种方法听了100多盘磁带,“把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我都要翻译过来,全部弄懂。”就这样,凭着坚韧的毅力,张海在第三次考试后,拿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又考上了四川政法大学的研究生。

用行动回馈社会

2014年张海研究生毕业,由于身体残疾,屡次求职未果。48次现场求职、247份电子求职简历让张海感到了无助。终于有一天,恩阳区相关领导知晓了他的事迹。

在得知张海的事迹后,恩阳区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区残联工作。不仅如此,区残联还为他解决了住宿等问题,张海瞬间有了“家”的感觉。在区残联的一年时间里,他用实际行动回馈残联领导和同事对他的爱。“这边人都知道他,工作努力,对人也特别好。”张海的同事告诉记者。

一年来,张海始终奋战在一线。玉山镇黄柏村重度残疾人孙玉华丢失残疾证,张海主动联系相关工作人员为其现场办证,并请示领导将其纳入残联“暖冬计划”;青木镇石马村重度残疾人白支红渴望养殖技术,张海积极奔走,帮助他到平昌双鹿乡昶享土鸡养殖基地学习养殖技术。

采访的时候,记者看到张海办公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本是《中国手语》。张海解释说,有时候写公文,措辞要求很严格,有一本词典,方便随时查阅。此外,他在恩阳区聋人协会兼职,有时候聋人朋友让他帮忙做文字工作,学习手语方便帮助聋人朋友。

这就是张海,一名普通的80后年轻小伙,用朴实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用独臂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即使你是笨小孩(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