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三袁故里”,艺术硕果飘香。为期两天的群众文艺调演,于10月31日晚上在公安县孱陵广场完美落下帷幕,原滋原味的“民歌民舞说鼓子大赛”,在紧张激烈角逐之后尘埃落定,各类奖项“名花有主”。这顿由“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惠民文化大餐,让草根布衣大饱眼福,这道由宣传文化部门“精心烹制,妙手打造”的丰盛艺术盛宴,让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笔者为文化惠民叫好!笔者为本土艺术喝彩! 品味草根文化,点亮平民生活。这届“民歌民舞说鼓子大赛”,独具纯厚的“三袁”特色,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精彩纷呈,魅力无限。说鼓敲出乡土音,民歌唱出乡土韵,民舞跳出乡土情。这次汇演的民歌民舞丰富多彩,活力飞扬,既有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又有风俗歌、小调、儿歌。《幺妹子长得乖》、《家乡美》、《站在黄山唱山歌》、《幺妹子硬要送郎回》、《肩背雨伞到姐家》、《高粱田里好会郎》、《放风筝》、《想起哥哥巴门站》、《郎望妹,妹望郎》等歌舞韵味十足,竞芳斗艳,旋律优美动听,令人陶醉不已;公安说鼓《对账》、《警花与警嫂》、《罗三多》、《大爱深情》、《村官媳妇》、《愿赌服输》等段子,说中带唱,击鼓说书,语言诙谐风趣,令人笑声不断。浓浓乡音皆有爱,悠悠乡曲寄深情,缕缕乡韵醉心田。怎能不让人留恋忘返,依依难舍,怎能不让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
文化惠民办实事,一点一滴总关情。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三袁文化艺术,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舍得花精力、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经费,倾全民之情,举全县之力。在筹办过程中,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文联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县广播电视台和公安新闻网张荣、王俊、张琼、邹保华、张书源等记者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精心安装调试设备,全程现场直播汇演实况,及时将欢乐传送到千家万户。宣传文化部门的干部深入基层,走乡串村,指导工作。在乡镇村站,随时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社区街道,都曾留下他们铿锵的脚印,在汇演现场,都曾流下他们辛劳的汗水。县委宣传部长饶金兰、县文化局长孟丽平、工会主席曹国强、艺术科长盛可以、办公室主任黄奇峰、文化馆长郑平清、副馆长刘可、崔燕等等,心系文化艺术,情洒百湖水乡,用真情和赤诚,播洒着阳光雨露,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艺术之花。毛家港镇文化站长龚平,用激情点燃梦想,用执着搭建舞台,用作品传递爱心,并同老父亲龚德金联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公安说鼓《大爱深情》,获得观众热赞。夹竹园镇文化站长胡伟科,忙里忙外,操劳奔波,乐此不疲,孜孜不倦。……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一串串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一份份辛勤而又快乐地耕耘,一批批新颖而又丰硕的成果,不禁让人惊讶佩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黎民百姓唱主角,艺苑芬芳结硕果。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亮点纷呈,态势喜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吹拉弹唱显才艺,这次文艺调演活动,创下多项历史之最,展演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赛人数最多,演出场次最多,原创作品最多,表演水平最高,观众人数最多,群众参与最广,社会影响最大。全县先后组织32场文艺演出,参演节目400多个,调演民舞23个、民歌19首、说鼓子20个、民间团体广场舞16个,共有3000多名群众演员参赛,观众达到20多万人次。一个个老将挂帅出马,一批批新人脱颖而出,一支支团队活力四射,一场场演出掌声如雷。他们用优秀的作品,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唱响主旋律,引领新风尚。红枫叶艺术团、老干部艺术团、太阳艺术团、天空舞蹈队和各乡镇自编自演的节目,火爆闪亮登场,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德艺双馨的著名作家、公安说鼓子传承人毛祖贵,虽然年逾古稀,依然宝刀不老,主编了《公安民歌集锦》,为此次文艺调演增光添彩。词作者高绍新,与音乐相伴,与艺术相随,用心感受,用爱写词,用情打造,他和音乐人搭档创作的歌曲《幺妹子长得乖》、《家乡美》,在这次调演中受到观众热捧。民间艺人张传斌年过花甲,壮心不老,生命不息,笔耕不辍,在这次汇演中,他创作的公安说鼓《愿赌服输》等作品,赢得业内人士及观众的广泛好评。黄大春、石之宪、张遵明、杨学林、冀士烈、袁晖、刘文军……他们爱满故土,情牵三袁,始终坚持用作品抒发情怀,用艺术追求梦想。
文化搭台唱大戏,百花争艳春满园。让我们欢聚今宵,相约明天,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一起耕耘未来,努力推出精品力作,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艺术之树扎根沃土,枝繁叶茂,让奇葩之花绽放馨香,绚丽多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