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中

家乡区县: 临沂市费县

  沿路向上,殿前有石阶24级,宽约5米,或缓步其上,或坐而稍息,清风拂面,景色宜人。西僻有青杨树一株,双干并生,粗若罐口,高约5米,状如华盖,亭亭玉立,四时常青,含翠欲滴。顺沟向西,有石如屏,势如刀劈,高约6米,宽约8米,此乃当年张四知题咏之处。再向下行,有1966年所筑塘坝,名浪池。每当雨季,蓄水满盈,两岸垂柳,鹅鸭游行,鸢飞鱼跃,芦苇丛生,更显山明水秀,草木争荣,有人题两联以志感怀,其一为"鸢飞鱼跃高深共赏,山环水抱仁智同归"。其二为"仙人洞上松不老,玉环山下水长流"。历代文人雅士,吟咏仙人洞诗文颇多,传今者唯有明朝张四知、孙盘石、薛南村、王桂峰与清代张翘南、吴连城、周鸣谦、刘乐同等人的10余篇。近百年来,还有书法家陈鸿文、李以成等到此写作。解放后,又成了劳动人民游览观赏的胜地;且有学者专家来此考察。古老的洞府经常飘溢着欢声笑语。

  丛柏庵、仙人洞 位于费城镇小南峪村东,玉环山之阳,小凉山半腰。洞蜿蜒曲折,长50余米,可容数百人,有上下出入口,下洞口向西,宽约2米,高6米。上洞口在下洞口北约32米处,洞口向西,但较下洞口要低小。在下洞口南约15米处还有一洞口悬于崖壁之上。洞内宽度不一,高矮不同,洞中时而弯曲,时而平直,时而向上,洞内有洞。洞中钟乳倒垂,岩壁滴水,凉气袭人。洞壁上有方形柱洞,系明代大学士张四知在此避署时所遗。洞外四周悬崖环列,危岩欲坠,翠柏掩映,古木峥嵘。出洞往北拾级而上是“丛柏庵”,庵内原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官殿、金姑殿等。因数次战祸,相继倾圮,仅存残垣断壁。庵内外有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16幢。庵前有泉,名响水泉,清明如镜,冬暖夏凉。泉边有银杏树一株,树围8米,高20余米。1996年,原许家崖乡政府开发仙人洞时,曾在洞内挖出野猪骨、鹿茸化石,且有烧烤及加工痕迹。

  1996年,在原址重建“丛柏庵”,由山门、三圣殿、念经堂、龙王殿、五观堂、钟鼓楼、碑廊等组成。1981年9月21日被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兮若梦辰(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