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笋粄是广东大埔客家传统美食。做笋粄的皮,要用农家薯粉,用沸水拌和搓揉,再加适量芋茸制成面皮,包入用瘦肉、竹笋、香菇、虾米等爆炒熟馅料,包成“饺子”形状,蒸约3分钟即成,吃起来皮爽滑,馅鲜香。
【典故】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定居,同时也带来中原饮食习惯,逢年过节要包“饺子”。但南方不产小麦,因而没有面粉,聪明的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山芋、薯根制成淀粉制作面皮,用当地盛产的原料作馅,变通制成形似“饺子”的笋粄,作为节日贺岁食品。
大埔笋粄
主料:地瓜粉
配料:瘦肉、竹笋、香菇、虾米
料头:葱花、蒜茸
调料:盐、胡椒、鸡粉
制法:
1.先将地瓜粉冲入沸水,拌和揉搓,再加入少量水搓至纯滑,制成薄度均匀小圆形粄块。
2.肉料、配料切碎,起镬放入料头、虾米煸炒香菇,落笋、香菇、肉料炒香,加入味料,炒至成熟馅料。
3.将熟馅料放入粄内中囊住包成饺子状放入蒸笼蒸约5分钟刚熟即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