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春秋时,滑县为卫国的曹邑。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至明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属安阳专区。1983年成立濮阳市,归濮阳市。1986年2月,濮阳市的滑县、内黄县改属安阳市。
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1新区10镇12乡,1019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