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美丽兴安

家乡区县: 兴安县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地处北纬25°18′~ 26°55′、东经110°14′~110°56′之间,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一级公路斜贯全境,县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区57公里。总面 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万,其中农村人口31.1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瑶、壮等少数民族1.3万人。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安镇。 兴安县历史悠久,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县之一。远古属百越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之域。秦在境内设零陵县,汉属始安县,唐初设临源县,后改名全义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名兴安县,取“兴旺安定”之意,沿用至今。 兴安自然环境优越。湘漓二水在这里发源,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在这里崛起。地形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东南纵贯都庞山脉。两大山脉中间的狭长地带为“湘桂走廊”,其间分布着丘陵及河谷平原,是农业耕作区和水果种植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7.8℃,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1842毫米,年无霜期293天以上。境内河流主要有属长江水系的湘江,属珠江水系的漓江;由于兴安海拔较高,自古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之说,形成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的独特景观。灵渠,是秦代开凿连接湘江、漓江的人工运河,全长36.4公里。 全县有耕地2.06万公顷,人均耕地0.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4%,活立木蓄积量为550万立方米。县内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16种,主要有铁、钨、金、铅锌、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等。主要农产品有大米、柑橘、葡萄、银杏、毛竹、杉木等;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和毛竹基地,是广西最大的葡萄产区,号称“南方的吐鲁番”。工业主要有水泥、竹木加工和方解石加工为主的建材业和食品工业,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矿粉、竹木制品、白酒、罐头等。 兴安交通便利,湘桂铁路和322国道一级公路斜贯中部。铁路可通全国各地,公路直达快班每半小时发往桂林一趟、每天往返南宁二趟,并有通往广州等省外城市的班车,全部乡镇和99%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万门,有用户15000多户;100%的行政村可收到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可与世界五大洲相通。 兴安旅游资源丰富,是大桂林旅游圈的次中心,主要旅游景点有灵渠、水街、乐满地休闲世界、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秦家大院古村、湘江源等。有涉外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1家,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县城兴安镇,位于全县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人。 2006年,新一届兴安县领导班子确立了“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化名县、旅游新县”的战略目标,全县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建设兴安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兴安这块神奇的土地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叶微一帆(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