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家乡区县: 江苏省玄武区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1]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13万余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南博的标志性建筑,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

馆藏精品
编辑

瓷器

描彩漆如意形经盒
描彩漆如意形经盒
描彩漆如意形经盒
南京博物院
高6.5厘米 长27厘米 宽18厘米
木胎, 如意形盒,原存放经书。盖面寿字,双胜,花果纹,外壁一圈八吉祥纹。[18]
金漆如意
长37 宽12厘米
木雕 金漆,折枝牡丹三朵盘屈而成,寓意富贵吉祥。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高12 口径13厘米
木胎,碗心包铜皮至口沿,内外金漆地,腹部外为团花纹,如意云头,贯套纹,足部璎珞纹。
百宝嵌竹石纹挂屏
长97 宽74厘米
紫檀边柜,黄色漆地上以各色玉石镶嵌一幅竹石图。
玉器

翡翠双桃子母洗
南京博物院
高3. 9厘米 长1 2.8厘米 宽9. 2厘米 器雕作双体洗,一大一小,由双桃雕空而成,其同生于一枝上,形似子母。双桃之侧,不仅分别长出一双石榴和一对佛手,还分别立着一只鹊鸟。
佛手形玉花插
通高1 7厘米 口径1 4.9厘米
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圈足圆碗形,圈顶四侧各拱一镂雕翔风,簋喇叭颈,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挂凤,挂于左右两侧的口沿和腹上,腹前后侧饰衔环铺首,喇叭形圈足。
镇馆之宝

至2007年,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国家一级文物1062件。南博藏品一部分接收自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另一部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考古发掘、征集、收购、捐赠、接收及交换。藏品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直至当代,种类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
2007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共评出18件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19]
“玉串饰”,新石器时代,新沂花厅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国宝级文物。
“错金银铜壶”:战国,盱眙南窑庄窖藏出土,国宝级文物。
“郢爰”:战国,盱眙南窑庄窖藏出土,国宝级文物。
“金兽”:西汉,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出土,国宝级文物。
“广陵王玺”:东汉,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错银饰青铜牛灯”:东汉,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东汉,徐州土山东汉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青瓷神兽尊”:西晋,宜兴西晋周处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南朝,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明代,江宁孙家山明代洪武朝驸马宋琥和安成公主墓出土,国宝级文物。
“金蝉玉叶”(金枝玉叶):明代,苏州五峰山博士坞明代弘治朝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出土
“银缕玉衣”:东汉,徐州土山一号汉墓出土
“透雕人鸟兽玉饰”:新石器时代,昆山市赵陵山遗址77号墓葬出土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新石器时代,武进寺墩遗址4号墓葬出土
“金观音菩萨立像”:清代
“鎏金喇嘛塔”:明代,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塔窖藏出土
“《坤舆万国全图》”: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据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最早刻印本摹绘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明代
“徐渭《杂花图卷》”:明代
“沈寿绣品《耶稣像》”:民国

阿阿阿阿阿珂(2015-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