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女山镇,黄和民并非孤例。罗维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镇搬迁安置户中,从事农家乐经营的有98户,开农家公寓的有32户,其余的将房屋出租,租金收入每年最少5万元以上,收入是开发前的十几倍。
对当地村民来说,赚钱的“门道”还有很多。比如,游客大多住在仙女山镇上,距离印象武隆演出地、仙女山森林公园、天生三?等景点至少有10多公里程,因此,像黄和民从事的这种“交通车”也就有了存在的市场。
软影响旅游体验
“我每天跑这个车,前几年生意比较好的时候,每天能收入2000元。”黄和民告诉记者,实际上赚游客的费只是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更大头的来自门票的差价。“比如从镇上去印象武隆演出点,我们收来回费 门票共180元,而印象武隆的普通票市场价就在238元,游客肯定愿意找我们”。
“景区里我们有关系,所以能拿到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门票。”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疑惑,黄和民毫不避讳,“基本上每个景区都有人,大家跑车的私下里会沟通,资源共享,所以人脉也就渐渐充实起来了”。
事实上,记者采访发现,“黄牛”一族在当地已有完整的运作链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