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四中学创办于1954年9月,197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1年以综合评估总分全省第二名(仅次于华师一附中)被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2009年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称号。学校以优美的校园、齐全的设施、文明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古城襄阳的璀璨明珠,襄阳教育的闪亮名片,培养精英人才的沃土,省市高考状元的摇篮。
学校简介
襄阳四中创办于1954年9月,197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和襄阳市对外开放学校,1985年被确定为全国军训试点学校,1987年被定为全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2001年以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以“勤奋、严谨、团结、进取”为校训,以“追求卓越,崇尚一流”工作理念,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为管理理念,以“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为办学理念。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襄阳古城,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素有“会说话的校园”的美誉。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所有教室装配全国一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高二、高三教室全部装有空调,10个设备达部级一类的高规格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图书馆藏书达16万余册、两个标准400米跑道的全塑胶田径运动场、两个建筑面积达76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全部安装有冷暖空调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学生公寓,襄阳市教育系统唯一一家A级学生食堂等。学校下设高中部、体育部、义务教育部和国际部,在校学生近万人,专任教师490余人。[2]
学校特色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创建省级示范学校,举素质教育之旗,走改革创新之路,形成了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兴校、以创新求进、以质量求胜的办学理念,坚持管理创新、德育创新、教学创新、环境创新,实现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办学目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始终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兴校,以创新求进,以质量取胜,把襄阳四中建设成为"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全省一流、国内外知名的省级和国家级示范高中。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
成就最好自己,服务祖国人民
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普遍激励
办学目标
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
“四个一流”,即“全市一流,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
学校荣誉
"德育套餐"的工作经验已收入省政府督导室主编的《面向新世纪的跨越--点击荆楚素质教育示范校》一书,并列入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和探讨。在教学创新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五个转变:在学科设置上,由单一学科向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方向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向转变;在教学关系上,由偏重教师支配与控制向注重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转变;在学生潜力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同时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方向转变;在教学评估上,由重视教学结果评价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变,构建现代主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取得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历年高考处于襄阳市乃至湖北省重点中学全列。学校承担国家级教育教研课题4项、省级课题8项。同时还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澳大利亚肯摩尔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在环境创新上,着力打造人文建筑。
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将原襄阳四中、襄阳体校、22中、东街小学合并为新的襄阳四中。学校于2001年10月重新制订了《襄阳四中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构想》,学校围绕"创新思路,盘活资源,搞好规划,加快建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名城建设推进名校建设,以名校建设促进名城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学校整体规划调整后的建设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少年儿童成才教育园、文化生态旅游园。经过全体师生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学校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次被命名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学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和成就,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良好的群体形象。
学校地址
襄阳四中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东街26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