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油塔是陕西西安地区的一种名贵的汉族传统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传始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
家住昆明路第五医院家属院的黎芹阿姨是高级面点师,曾在一家五星级饭店工作过18年。从单位退休后,黎阿姨还是闲不下来,经常琢磨各式面点做给家人吃,她也是小区里著名的美食高手。 要说黎阿姨最拿手的一道面食,那就要数陕西名小吃金线油塔啦。“据传金线油塔是唐代做过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厨娘创制,后来才传入民间,因为层多丝细,提起来像金线,放下像金塔,所以取名叫金线油塔。”黎阿姨说,金线油塔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做法在清代《素食说略》中就有详细记载。
黎阿姨说,做金线油塔的材料就是面粉、猪板油,蒸制而成,口感松软绵润,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均衡。“面粉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钾等矿物质,有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虽然做油塔使用的油脂比较多,但油而不腻,而且猪板油还有益肾润肠的作用。”这不,昨天上午,家人点名要吃金线油塔,黎阿姨早早就开始和面准备,“这样等他们下班回家就可以吃了,蘸点蒜汁子,喝着绿豆汤简直是美味。”她笑着说。
黎阿姨特别提醒:制作金线油塔,和出的面团要稍硬一些,蒸制时锅里的水要放够,防止锅被烧干,“蒸熟后取下的面片可以用来做炒面,也很美味。”
制作材料
面粉1000克,猪板油90克,精盐20克、五香粉10克、芝麻油8克等。
制作步骤
1.用温水将半勺盐融化后,倒入面粉中,先将面搓成面絮,然后再加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将面团醒20至30分钟。
2.在醒面的同时,将猪板油加入五香粉、盐搅拌成板油泥。
3.在案板上抹上一层食用油,将醒好的面团放在上面擀成厚度约0.3厘米的方形面片,将拌好的板油泥均匀地涂抹在面片上。将面片左右对折,上面抹上芝麻油,将上下两边切整齐。
4.将面片顺长切成均匀的长条,然后将长条揽卷在一起,边挤边慢慢地拉成龙须面粗细的丝状。在拉丝时尽量保证面丝不断,将两端稍微散乱的面切下来备用。
5.在案板上,将拉好的面用手指压成片状,顺着一个方向卷3下后切开,这样油塔胚就做好了。
6.将刚才切下来的面加面粉揉成面团,分成小剂子,都擀成面片。其中一片铺在蒸笼内,并且要将蒸笼的边沿都包住,然后将油塔胚竖着放在上面。注意摆放时要紧凑,中间不能留缝,否则立形不稳。将油塔胚摆放整齐后,再将另一片面片盖在上面。
7.锅内放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入锅内,用大火蒸制一个半小时。蒸熟后,取掉上下的面片,每两个油塔合在一起,用手拍打蓬松。
8.将香醋、生抽、水、香油、蒜泥调制成料汁,美味的金线油塔就可以食用了。
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