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五措并举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风”哈哈哈

家乡区县: 江西省于都县

中国江西网纪检监察频道讯(朱飞 ) 于都县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针对乡镇干部走读走坏形象,走失民心,走失地气的问题,通过健全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打出了治理走读问题“组合拳”,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抓好教育引导,打好“预防针”。于都县坚持把纠正乡镇干部不安心工作,上班迟到早退,工作遥控指挥,晚上唱“空城计”等问题作为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教育等方式,为走读干部打好“预防针”。针对乡镇干部中存在的“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是个人时间”、“走读没占用工作时间,有何不可”等错误认识,重点加强乡镇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教育乡镇干部充分认识走读问题的危害性,引导乡镇干部提高纠正走读问题的自觉性,增强乡镇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树立了扎根基层,勤政为民的群体形象。

二、健全规章制度,戴好“紧箍咒”。于都县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重点建立健全了六项制度,给走读干部戴上“紧箍咒”:一是日考勤周通报制度。实行每日考勤,将干部考勤情况记录在册;实行每周通报,在公开栏公示考勤情况。二是乡镇干部住夜制度。规定在主汛期、森林火险高发期、信访维稳敏感期等特殊时期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乡镇干部必须全体住夜。特殊时期以外的工作日,必须确保1/2以上乡镇干部住夜;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必须确保1/4以上乡镇干部值班住夜。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住夜,每天确保有一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乡镇住夜。三是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干部出差报备与请销假制度,规定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得同时离开工作所在地。四是工作人员去向告知制度。规定除特殊岗位外,必须在乡镇机关显著位置公示工作人员去向,标明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五是应急联动制度。规定乡镇干部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六是检查通报制度。乡镇自行开展检查,定期通报干部在岗情况,自行纠正走读现象,严肃处理走读人员。

三、完善配套设施,筑好“暖心巢”。于都县从改善乡镇干部生活条件入手,妥善解决乡镇干部就餐、住宿、洗漱、文化体育活动等基础设施,为乡镇干部安心学习、安心工作、安心生活,安心住夜筑好“暖心巢”。一是改善乡镇干部就餐条件,确保一日三餐正常供应,实行乡镇干部就餐差额补助。二是改善乡镇干部住宿条件,按照每名乡镇干部一间宿舍的标准配备住房,在乡镇干部宿舍配备电视机,安装宽带网线,添置必要的家具,为乡镇干部营造温馨、舒适的住宿条件。三是丰富乡镇干部业余生活,设置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乡镇干部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实行乡镇干部下村伙食费补助和带薪休假补助。按照县直单位干部职工下乡伙食费补助标准给予下村补助,对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年休假的乡镇干部,按相关规定进行补助。五是开展对乡镇干部特别人文关怀。规定乡镇干部生病必须探望,乡镇干部家属生病必须探望,乡镇干部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必须谈心,工作遇到困难时必须谈心,干部之间不协调时必须谈心,人事变动时必须谈心,干部情绪低落时必须谈心,同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乡镇干部应给予适当帮扶救助,体现人文关怀。

四、严格兑现奖惩,建好“考核帐”。于都县将乡镇干部住夜情况纳入乡镇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建立了完整的“考核帐”,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考核干部时必须查阅的资料之一,考核结果是乡镇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存在“走读”行为的干部和乡镇,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对一年内无故脱岗一次的干部,予以口头告诫;对一年内无故脱岗两次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一年内无故脱岗三次及以上的,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并归档存查。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驻乡镇站所全年受到通报批评6人次以上(含6人次)的,将追究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五、强化监督检查,装好“监控眼”。于都县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成若干巡回检查组,不定期对乡镇开展明察暗访。乡镇建立了干部自我管理、群众参与监督的考勤考核公示栏,曝光干部“走读”不良行为,公开干部走读举报电话,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方便群众参与举报。县乡形成了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严密监督检查机制,为走读干部安装了明察秋毫的“监控眼”,杜绝了干部走读侥幸心理。

莉莉811(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